当前位置:首页 > 华为变革-征途
9.4次/年;3.华为的订单履行周期长达20-25天,跨国公司平均水平约为10天。IBM顾问指出,华为的供应链管理仅仅发挥了20%的效率,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华为供应链管理效率的低下,反映了中国制造企业的?通病?。尽管中国企业十分注重降低制造成本,但注意力却只集中在制造环节本身,而很少关注制造环节以外的成本与效率的问题,导致综合运营成本经常处于失控状态。 事实上,我们强调?链条对链条的竞争?理论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提示中国企业关注如何提升产业链控制力,更重要的是?端对端的整合力?,即在从原料采购到客户管理等各产业价值链环节中,中国企业该如何依靠自身的独特竞争优势,来整合原材料、制造、渠道、品牌等资源。 华为在2000年引入IBM集成供应链管理,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成立了统一的供应链管理部,它包括生产制造、采购、客户服务和全球物流。 集成供应链管理在华为的实施很快引起了争议。任正非要求,?要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推进集成产品开发的实施。?最终,任正非强大的推动力和个人魅力,让这个艰巨的流程变革项目不断推进实施,他始终相信,用教条主义的方法来推进这次变革,也许不是最完善的,但的确是最有效的。任正非坚信:只有先将IBM的东西系统地吸收进来,才能真正搞明白哪些适合华为,也才能看清楚华为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当华为的业务流程变革最终得到实施后,公司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如果说这种变化最初表现为华为内部的
动荡,那么在2000年之后华为积极拓展全球业务时,它对提升华为在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管理能力方面所表现出的全球对接性,则相对隐性了许多。或许,这种流程变革就像是一种行业的?世界语言?,当你掌握它的时候并不觉得有多么重要,而如果你不掌握它,则只能用一种原始的方式沟通。 改造企业文化 在流程变革最艰难的1999-2000年间,IBM管理顾问对华为管理存在的问题作出了阶段性总结:华为没有时间把事情一次性做好,却有足够的时间将事情一做再做。华为等级森严,缺乏沟通文化,导致试图通过各种组织调整和会议来解决问题。很快,任正非意识到,华为过去赖以成功的企业文化中的某些因素现在变成了管理变革的障碍。
任正非认为,管理变革的困难真正出现在?体用之争?层面。
华为引入IBM的管理方法被看作是纯粹西方的现代管理理念,但公司内部的思维方式仍然是?中国式?的,或者说是?过去的华为式?的。这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维方式,在员工层面形成了?体用割裂?的行为方式,这种看起来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解决起来非常困难。 不过,任正非同样反对?全盘西化?,他认为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一样,也不可能是国际化的正确选择。在2000年,任正非提出了著名的?灰色理论?,即是他哲学思维的体现,也是对华为文化变革方向的概述:灰色就是黑与白、是与非之间的地带;灰色的含义就是不走极端,在继承的基础上变革,在稳定的基础上
创新,在坚持原则和适度灵活处理企业中的各种矛盾和悖论。 华为在2002年初对总监级以上的高级管理者进行了为期几天的封闭培训,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8名学者讲授东方文化、哲学思想及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西方哲学思想。任正非希望借此开拓高层的视野,重塑他们的思维模式,为管理变革的深入推进打下思想基础。 任正非相信,亚洲企业走向世界级的过程中,都曾经历过企业文化变革的痛苦历程,也曾经为跨越文化障碍交过高昂学费。因此,只有建立符合世界级企业需要的企业文化,华为的业务流程变革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在选择自己的企业文化问题上,任正非强调东方智慧固然重要,但要实现华为的国际化,必须实现?道术合一?;华为要超越?体用之争?,把企业文化融入制度才是企业文化传承的最佳方式。 2000年起。任正非有意识地淡出人们的视野,他不再像过去一样注重以?搞运动?的方式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多时候,他会谈论以集成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管理为重点的管理变革的意义和具体内容。 任正非说:华为与国际对手有巨大差距,如果不首先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流程化组织和职业化的员工队伍的话,则不可能在高端的产品及市场领域与竞争对手抗衡,更无法实施收购兼并策略,因为一群从青纱帐里走出来的?农民?绝不可能去运营国际化的现代企业,也无从去消化买来的?西式大餐?。 ?我们要的是成功,不是口号,有人说华为运行得平平静静,没什么新闻,是不是没戏了。我们说
这叫‘静水潜流’。表面很平静的水流,下面的水可能很深很急。华为现在很平静,说明公司已经逐渐规范化了。?任正非如此认为。
华为借助一系列手段,如任职资格制度、5
级双通道职业发
展路线等,来推动员工职业化水平。最终,华为的员工职业化与管理变革成为一个方向上的两条线。职业化的人与管理创新之间的?排斥反应?大幅度减少。 为了实现世界级企业发展目标,华为对公司?外交?文化也作出了修正。任正非提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略构想:和平与发展是国家之间的主旋律,开放与合作是企业之间的大趋势,大家都考虑到未来世界中谁都不可能独霸一方,只有加强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获更大的共同利益。这种广泛对等的合作,使我们的优势很快得到提升,可以迅速推出很多新的产品,在很短时间提供和外国公司一样的服务。 华为管理变革:英雄远去,
职业化到来
华为目前员工逼近5万人,工号将近60000,
过去18年中,已经离开华为的近2万人在华为越来越宏大的座次表上留下一个个空座。在李一男回归之前,大度的华为大都让重返的华为人按旧工号对号入座。 也许唯独李一男,这个1992年即加入华为、工号在1000以内、一度贵为华为常务副总裁兼中央研究部总裁的少年天才,一度被华为员工以及公众打造为绝顶聪明、个性刚烈、年少得志,并被中国通讯业教父任正非视同己出的高科技?英雄?和?偶像?——被悄然放到了一个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