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海淀区2018-2019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试题(附答案)
17.(3分)B 18.(3分)C
19.(4分)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2分)。这一成语准确形象地概括了黄土高原丰收季节的奇异景象:既体现出黄土高原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繁杂色彩,又表现出其参差错落、杂乱无章的风貌(2分)。
评分说明:选择其它成语,如果结合内容说明理由合理,可酌情给分,最高得3分。 20.(6分)“一”字“人”字描写大雁在天空中向前飞翔、奋进高歌的姿态,表现出大雁虽饱尝艰辛却奋力追求幸福的品格(2分)。“一”字“人”字是汉字中最古老、最常见、最常用的字,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创造力,传承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2分)。“一”字像地平线(像大地),是一切物事的初始,“人”有灵魂、有意志、顶天立地,它们共同体现了人在大地上迎接挑战、创造幸福生活的执着顽强、坚定乐观的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 21.(6分) “秋的文章”表现了大地丰收的景象,展现了人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图景(1分)。“秋的文章”由辛勤耕耘的劳动者创作,蕴含着劳动者的创造智慧(2分)“秋的文章”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迎接挑战,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精神(2分)。“秋的文章”具有激励、鼓舞人心的力量,值得被记载传承(1分)。(意思对即可) 附录:文言文译文
夏天的六月,暑雨过后, 我(欧阳子为作者自称)坐在树间,仰望天空与月亮、星星的运行,看到有星星陨落。夜已深,露水滴落,听到草丛间蚯蚓鸣叫之声更加急促了。耳闻目睹这一切,我的内心有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篇《杂说》。
蚯蚓吃泥土、喝泉水,它们的生活简单而又容易满足。然而它们(仍会)把头探出穴外鸣叫,像在悲号又像在呼唤,似在长啸又似在歌唱,(难道)它们也有欲求吗?抑或是它们的欲求容易得到满足而自得其乐呢?或是为自己鄙陋的生命感到痛苦而悲叹自己的不幸呢?再或是喜欢自己的声音而得意地鸣叫给同伴听呢?又或是它因节气的变化而气血运动,既不明白自己为何而鸣又不能停止鸣叫呢?它为什么会如此聒噪不止啊! 我对此深有感触。
流星陨落到地上,腥臭粗糙的殒石,变成了丑陋的石头。它们在天上灿然闪耀时能得到万物的景仰,是因为精气凝聚在身的缘故;等到它们跌落到地上,连破砖碎瓦都不如。人死后,骨肉发臭腐烂,成为蝼蚁的食物而已。人比万物高贵的地方,也是在于精气。他们的精气若不被外物改变,便会积聚于内成为思想,表现于外成就功业,写在纸上成为文章,灿然光耀于百世之前而又能受到百世之后人们的仰慕,不像星星的精气会随着它们的陨落而消亡。这岂不是很可贵吗?但是若活着的时候被利益、欲望冲昏了头脑、耗尽了心血,死后便同样会发臭腐烂而被丢弃。然而糊涂的人说:“)然而糊涂的人说:“满足(自己的)利益、欲望,以此来厚待自己。”我对此深有感触。
天从东向西运行,日、月、五星都从西向东运行。太阳一年转一圈。月亮比太阳快,一月转一圈。天又比月亮快,一天转一圈。星星有慢有快,有逆行的有顺行的。这四者,各自运行自己的而似并无商量,它们运转而不疲倦,运行而不停止,自古而今,一刻不曾停息。这是为什么呢?这四者,相互依赖而形成昼夜、四季、寒暑。(如果)停息一刻,则四季不能平衡,万物不能生长,所以它们的责任重大。人群之中有君子,他们肩负的责任也是很重的。(要)担当使万世太平、为众生谋福利的重任,所以(君子)说“自强不息”,又说“死而后已”,(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使命啊。既然如此,那么君子的学习,难道可以有一天懈怠吗?我对此深有感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