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13:48:40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O; (4)含有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氯化钾是常见的钾肥,其化学式为:KCl. 故答案为:(1)2O2;(2)Mg;(3)2+O;(4)KCl;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8分)(2013?连云港)化学支撑科技,化学改变生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创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①”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让航天员再次访问”天宫一号“.”天宫一号“资源舱舱段使用了铝锂合金材料代替传统材料,铝锂合金属于 金属 材料(填“金属”或“合成”或“复合”). ②据《苍梧晚报》报道:国内首把碳纤维小提琴由我市鹰游集团碳纤维应用研究中心研发制造,其中碳纤维属于 复合 材料(填“金属”或“合成”或“复合”) (2)“科学膳食”是人类健康的保障小明的食谱中缺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你建议他增加 苹果 (填一种);当他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你建议他饮用含 无机盐 的运动材料(填六大营养素之一).

(3)“安全意识“在我们心中共鸣 ①天然气或沼气(主要成分均为CH4,其密度小于空气)已在城乡普通入户,万一燃气泄漏,应采取的措施是 及时的开窗通风,并报燃气公司维修 ,为了及时发现漏气,可在厨房墙壁的 上 方安装报警器(填“上”或“下”). ②稀释浓硫酸时,为了防止酸液溅出造成伤害,操作时一定要注意 酸入水 中(填“水入酸”或“酸入水”),

并缓慢注入,且用玻璃棒不断 搅拌 (填操作名称).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防范爆炸的措施;复合材料、纳 米材料;均衡营养与健康.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1)①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的一种,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②碳纤维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其含碳量随种类不同而异,属于复合材料,可以据此解答; (2)水果、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可以据此解答,而剧烈运动后出汗应该饮用含有无机盐的饮料,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3)①天然气泄漏应该及时的开窗通风,并报燃气公司维修,而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应该在厨房墙壁的上方来安装报警器,可以据此解答; ②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来进行解答. 解答:解: (1)①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的一种,所以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②碳纤维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其含碳量随种类不同而异,属于复合材料; (2)水果、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所以应该多食用水果蔬菜来补充维生素;而汗水中含有较多的无机盐,所以剧烈运动后出汗应该饮用含有无机盐的饮料; (3)①天然气泄漏应该及时的开窗通风,并报燃气公司维修,而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应该在厨房墙壁的上方来安装报警器; ②释浓硫酸时,为了防止酸液溅出造成伤害,操作时一定要注意 酸入水中,并缓慢注入,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第9页 共13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故答案为:(1)①金属; ②复合; (2)苹果;无机盐; (3)①及时的开窗通风,并报燃气公司维修;上; ②酸入水;搅拌.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多方面的生活知识,要将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 起来,从化学中走进生活,从生活中走入化学. 15.(12分)(2013?连云港)“对比试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通过试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 导热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 空气 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 盐酸 洗方法,铁制品除锈时 不能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时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红 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 .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 ,属于 复分解 反应(填反应类型).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碱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 特性.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 分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进行解答; (2)根据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空气直接接触以及除去铁锈可用盐酸清洗方法进行解答; (3)根据二氧化碳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解答; (4)根据浓盐酸、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以及酸碱指示剂遇到酸碱变色情况进行解答. 解答:解: (1)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通过试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实验中使用铜片,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第10页 共13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观察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①试管中即提供了空气,也提供了水,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空气直接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所以欲除去铁锈可用盐酸洗方法,铁制品除锈时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因为酸也和金属反应; (3)二氧化碳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时浓氨水时,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所以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显酸性,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导热;(2)空气;盐酸;不能;(3)2NaOH+CO2═Na2CO3+H2O;(4)红;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HCl+NaOH═NaCl+H2O;复分解. 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设计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燃烧的条件、铁生锈的条件、二氧化碳的 性质、微粒的性质并进行知识的大胆迁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解题. 16.(12分)(2013?连云港)某研究性小组的同学用电解水的方法测定水的组成后,提出问题:“测定水的组成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经过讨论,得到了肯定的答案,邀请你一起对此展开探究.

【设计方案】甲同学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操作规范),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O4+H2↑ ,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吸收水

【实验探究】当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转变为红色时,实测得:①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②装置D的干燥管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 11:80 ,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 1:8 . 【分析交流】针对上述结果与理论值有偏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存在缺陷,此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你对此改进的方法是 在D装置后面再连接一个干燥管 (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小姐同学用改进的装置重新实验得到了正确结果.

【意外发现】丙同学不小心将反应后的少量红色固体a洒落到多量稀硫酸中了,发现除了有红色固体 b以外,溶液的颜色有无色变为蓝色.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第11页 共13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提出问题】铜与稀硫酸是不反应的,这里溶液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蓝呢?

【查阅资料】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成Cu; ②固体是红色的,它与稀硫酸的反应为Cu2O+H2SO4=CuSO4+Cu+H2O 【得出结论】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分析交流】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 是否会影响水测定结果 不影响 (填“影响”或“不影响”). 【提出猜想】针对红色固体a的成分,小组同学提出猜想①是:是Cu2O 和Cu; 猜想②是 Cu2O 【拓展猜想】丁同学想利用改进后装置及药品重新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的方法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他已称得:①玻璃管的质量;②反应前后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完全反应后,你认为他还需要称量 D装置 的质量.

【教师点拨】称取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再称量红色固体b的质量,也可以确定哪种猜想成立.

【定量分析】小组同学再次实验,他们开始称取质量为3.6g的红色固体a,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b为2g.假如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请你计算出生成铜的质量(利用Cu2O+H2SO4=CuSO4+Cu+H2O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然后,通过与实际的固体2g进行比较,判断猜想 ① 成立(填①或②).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专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锌能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空气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 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不影响对水的测定结果; 玻璃管的质量,反应前后红色固体a和玻璃管的总质量都已经称量,如果再知道生成水的质量,就可以确定红色固体a的成分;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以确定红色固体a的成分. 解答:解: 【设计方案】 锌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O4+H2↑. 故填:Zn+H2SO4═ZnO4+H2↑. 洗气瓶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 故填:吸收水. 【实验探究】 用此数据算得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6g,氢元素的质量是1.82g﹣1.6g=0.22g,则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0.22g:1.6g=11:80,由水的化学式算得H、O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6×1)=1:8. 故填:11:80;1:8. 【分析交流】 因为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进入了干燥管,影响了结果,所以应该在D装置后面再连接一个干燥管,这样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进入D中. 故填:在D装置后面再连接一个干燥管. 【分析交流】 红色固体a中含有Cu2O不影响水测定结果,因为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第12页 共13页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和固体的成分无关. 故填:不影响. 【提出猜想】猜想②应该是氧化亚铜. 故填:Cu2O. 【拓展猜想】 因为完全反应后铜的质量通过称量可以计算出来,如果知道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反应生成铜的质量,再和通过称量计算出的铜的质量比较,就可以确定固体的组成. 故填:D装置. 【定量分析】 设3.6g红色固体a都是Cu2O,则完全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X, Cu2O+H2SO4=CuSO4+Cu+H2O 144 64 3.6g X = X=1.6g, 与得到的红色固体2g不符,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和铜. 故填:①. 点评:通过计算可以确定物质的组成,这是近年来常考的内容之一,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要仔细领会、全面掌握.

新课标教学网(www.xkbw.com)--海量教学资源欢迎下载!第13页 共13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最专业的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O; (4)含有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氯化钾是常见的钾肥,其化学式为:KCl. 故答案为:(1)2O2;(2)Mg;(3)2+O;(4)KCl;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8分)(2013?连云港)化学支撑科技,化学改变生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创新“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①”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让航天员再次访问”天宫一号“.”天宫一号“资源舱舱段使用了铝锂合金材料代替传统材料,铝锂合金属于 金属 材料(填“金属”或“合成”或“复合”). ②据《苍梧晚报》报道:国内首把碳纤维小提琴由我市鹰游集团碳纤维应用研究中心研发制造,其中碳纤维属于 复合 材料(填“金属”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