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多源流理论视阈下“单独二胎”的政策议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源流理论视阈下“单独二胎”的政策议程分析
作者:吴阳熙
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14年第04期
摘 要:“单独二胎”政策的出台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也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本文采用多源流理论模型,对政策议程过程中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分别进行归类梳理,对政策之窗的开启及三源流的耦合进行分析,解释“单独二胎”出台的政策过程,并检验多源流理论在分析中国政策过程中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关键词: 单独二胎;政策议程;多源流理论
中图分类号:C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4)04-0030-07 一、引言——政策的出台及问题的提出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备受社会关注的“单独二胎”终于正式走上政策层面。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中国“单独二胎”政策从根本上改变了独生子女和“一胎化”生育政策的导向和趋势,是中国生育政策的转折点。
作为一项影响13亿人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政府对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一直持有谨慎和保守的态度。历经十年酝酿,无数次专家调研、讨论和测算,“单独二胎”政策才得以出台。那么,“单独二胎”政策何以出台?其中,“单独二胎”政策议程是如何构建的?推动“单独二胎”进入政策议程的关键力量有哪些?笔者拟从多源流模型的视角切入,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二、多源流模型分析框架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
多源流理论最早是由美国政治学家约翰·W·金登在1995年提出来的,该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某些问题的议程受到决策者的注意,在议事日程上出现,而另一些则被忽略了。多源流理论认为,在政策系统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源流: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所谓问题源流,指的是问题如何被确认与界定,焦点事件、系统性的指标、对现有项目运行的反馈等都有可能引起政府对某一个问题的关注。政策源流是专家提出政策方案和政策主张的过程。政治源流主要包括国民情绪的变化、民意的反常、选举结果、政府或国会的变动、利益集团的压力运动等。这三条源流之间是彼此独立的,它们的发生、发展和运作都不依赖于其他的源流。但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