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10) 目标明确、全面、符合学生实际,既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目标,又有身体、 心理健康或社会适应目标,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各项练习内容目标具体、适当、分层次,为总目标服务 符合学生身心特点、体育运动特点和学习需求 重点突出,容量适当,练习充分,负荷适中 运动形式活泼,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对增强体能、增进健康、达成教学目标有较强的实效性 合理分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既有利于教师调控课堂,又有利于学生锻炼和学习 程序合理,步骤清楚,要求明确,教学效率高能分类分层次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身发展的运动特长方法手段得当,合理使用体育没施、器材,能注意教学卫生与安全教学方法、手段新,注重对学生学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鼓励学生自主练习教学:活动有特色、有创新,练习方式新颖 明确目标,努力达成 学习自觉、有效,参与广泛、深入,在各种活动中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有一定的自我组织和调节能力,会探究与合作学习 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新,“健康第—。”、育人为本、培养能力、个性发展、终身体育 教学基本技能扎实;动作示范标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态度真诚、热情、和谐,教学语言到位,能合理运用讲解、提示、激励等 语言 学生活动充分,达到了锻炼身体和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教学目标墓本达成,学生练有所得、学有所获 优 (100-90) 良 (89—70) 甲 (69—50) 差 (50以下) 教学内容 (10) 教学组织 (30) 学生活动 (30) 教师素养 (10) 教学效果 (10) 总分 (100) 评语: 评价人: 年 月 日
主要参考文献
季浏等.200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徐英俊.2001.教学设计.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t.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