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题要

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题要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8:54:45

第一章 绪论

1. 根据森林经营的目地和特点,可以将森林分为几类?

(1)防护林;(2)用材林;(3)经济林;(4)薪炭林;(5)特种用途林。

2. 防护林体系?

在一定地域内,根据需要建立的多功能、多用途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根据防护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发展的特点,及对防护作用的要求,将有关林种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大防护作用的有机结合体。 3. 林业生态工程?

根据生态学、林学和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4. 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的造林和森林经营相比,有什么不同? 对象不同,着眼点不同,地点不同,目的不同

(1)对象不同:传统的以林地为对象;林业生态工程以在特定的,需要防护的地段上,设计、建造和调控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2)着眼点不同:传统的主要关心木本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林地上木本植物的种间关系以及临汾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量流。林业生态工程关心整个区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物件共生关系与物质循环再生过程,以及整个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物流与能流。

(3)地点不同:传统的只考虑在林地上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而林业生态工程需要考虑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用地上采用综合措施。人们常说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即此意思。

(4)目的不同:传统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林地的生产率,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而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在于提高整个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 5. 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

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保护型、防护型、经济型),环境改良工程(城镇、工矿区、劣地),食物链工程(桑基鱼塘系统中的鱼、动物控制病虫害的动物) 6. 根据地形地貌,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

山丘区林业生态工程,平原区林业生态工程,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 7. 根据规模,林业生态工程有哪些类型?

流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 黄河中游,长江中上游,淮河太湖,辽河流域,珠江流域 区域性的林业生态工程 沿海,太行山 跨区域的林业生态工程 “三北”,平原,防沙治沙 8. 我国生态环境存在哪些问题?

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面积扩大,水资源缺乏、污染严重,森林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城镇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草场退化、沙化和盐碱化面积逐年增加

9. 林业生态工程的功能与效益?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降水,降低风速、防风固沙,固结土壤、改良土壤,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提供林副产品、促进多种经营 10.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林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10年,我国森林资源实现持续增长,为改善我国及全球生态环境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国人工造林面积已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已陆续开展的生态工程有: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平原绿化工程、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沙治沙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基本形成了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新格局。

11.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存在问题: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资金严重不足,缺乏统一规划,生态系统脆弱,人为破坏严重,技术力量薄弱

(2) 对策: 树立生态经济的思想意识,搞好总体规划,调整建设机制,增加资金和

技术投入,建立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外援

第二章 森林的水文效益

1. 森林的水文效益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林冠截留降水,枯枝落叶层截留,林地土壤水文特征,森林对地表径流的影响,森林对蒸发散的影响,森林对降水的影响 2. 林冠截留率?

林冠截留雨量占林外雨量的百分比(%) 3. 影响林冠截留的因子有哪些?

(1) 内因 林冠特征(冠幅、冠高、枝叶数量、叶面积指数、湿润程度等);

林分特征(树种、组成、结构、林龄、郁闭度等)

(2) 外因 气候特征(风速、风向);

降水特征(降水量、降水过程、空气湿度); 地形特征(坡度、坡向、坡位) 4. 林冠截留的水文效应?

降雨滞后,历时延长,降雨量和降雨强度减小 5. 林冠截留的综合评价?

引起深层土壤的干燥化,增加入渗、减少径流和土壤侵蚀

(1) 减少林地水分输入,并增加蒸发,引起深层土壤干燥化,而无林地侵蚀性降雨

次数多,会产生大量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

(2) 消弱了降水动能,加强入渗,减少了径流损失,减轻了土壤径流。 6. 影响枯枝落叶层持水量的因素?

(1) 内因 林分类型,林龄,枯落物干燥度 (2) 外因 降水特性,坡度,温度 7. 枯枝落叶层的水文效应?

截留降水、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地表结皮、促进入渗,抑制土壤蒸发、延缓土壤变干 8. 入渗率?

单位时间内通过地表单位面积入渗到土壤中的水量,单位mm/min或cm/d 9. 水分入渗特征曲线?

在一个大气压下,当充分供水时,某特定土壤的入渗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0. 影响土壤入渗的主要因素?

(1) 初始含水量 (2) 土壤理化性质

(3) 降雨特性 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过程 (4) 地形地貌 坡度,坡向,地形切割程度 (5) 人类活动 耕地,造林

11. 为什么林地土壤水分入渗大于非林地?

(1) 枯落叶覆盖 防止击溅、堵塞孔隙,防止结皮,过滤泥沙

(2)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有机质含量增高,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孔隙增大,提

高入渗。)

(3) 土壤动物活动形成大量孔隙 (4) 根系腐烂形成大量孔道

12.林地土壤的吸持贮存和滞留贮存有什么意义?

吸持贮存,其上限是田间持水量,下限是永久凋萎点。滞留贮存,其上限是饱和含水量,下限是田间持水量。

吸持贮存与滞留贮存既有利于保持水土,又有利于涵养水源。 13.地表径流的形成过程有哪两种理论? 超渗产流理论,蓄满产流理论

超渗产流:降雨强度超过地面下渗能力。

蓄满产流:在两种透水性有差别的土层,形成的相对不透水界面上,可形成临时饱和带,其侧向流动可形成壤中径流。如果该界面上土层透水性好于界面下土层,随着降雨持续,这种临时饱和带向上发展直到上层土壤全部达到饱和含水量,如果降水让有补给,则将出现地面径流现象。

14.影响坡面地表径流的因素?

(1)森林的影响 减少径流深,增加粗糙率,从而使得径流减少、流速减慢 (2)前期降水的影响

(3)降雨特性的影响 降雨量与降雨强度(历时) 15.森林蒸发散?

森林植物中的全部物理蒸发和生理蒸腾的总和。 16.森林对降水有何影响?

垂直降水,水平降水

对于水平降水,森林能大幅度增加水平降水,因为森林对于雾等的凝固结水有较强的捕获能力,即“树雨”。 对于垂直降水

第三章 森林的防蚀效应

1. 森林防止水蚀的效应?

对击溅侵蚀的影响 林冠对降雨动能影响,枯枝落叶防击溅的作用 对径流侵蚀的影响 流量、流速大大减少 2. 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

土壤抗蚀性 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它们的分散和悬浮的能力,与理化性质有很大关系; 土壤抗冲性 指土壤抵抗径流的机械破坏和搬运作用的能力,与根系密度有很大关系。

第五章 水源涵养林业生态工程

1. 水源涵养林?

以调节水源流量,改善水质,发挥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为目的而经营和营造的森林。 2. 水源涵养林业生态工程体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天然林保护工程,天然森林草地保护工程,天然次生林改造,水源涵养林营造工程,自然保护区及其它林种(如用材林、经济林等) 3. 根据分类经营的理论,可将森林分为哪两种类型?

生态公益林,商品琳

4. 生态公益林有哪两种类型?

禁伐林(重点生态公益林),限伐林(一般生态公益林) 5. 水源涵养林的营造包括哪几个方面?

(1) 现有水源涵养林的经营管理;(2)水源涵养人工林的营造;(3)水源区内低价

值林分的改造。

6. 水源涵养林的树种选择?从涵养水源和缓洪来看,对树种选择有什么不同?

乡土树种为主,寿命长、不早衰,深根性、根量多,枝繁叶茂,最好能有根瘤固氮 7. 水源涵养林的最佳林型? 异林复层针阔混交林

8. 一般认为,水源涵养林的成熟龄为多少? 100—120年

第六章 山丘区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

1. 水土保持林?

在水土流失大区营造的以减缓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减少江河库塘泥沙淤积,保持和恢复土壤肥力,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稳产和高产,保障交通、水利、水保工程安全的一种防护林。

2. 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 3. 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体系?

4. 建国50年来,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几点经验? 5. 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的命名?

小地形地貌+防护性能+生产性能

6. 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配置的依据与原则? 7. 坡面荒地水土保持如何配置?

坡面防蚀林,护坡薪炭林,护坡放牧林,护坡用材林,护坡经济林,护坡种草工程 8. 坡耕地水土保持林业生态工程包括哪些内容?

水流调节林,植物篱,梯田地坎防护林,坡地农林复合公程

第七章 平原林业生态工程

1. 荒漠化?

是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 2. 荒漠化指征?

3. 荒漠化类型?发展过程,程度

4. 治沙措施体系包括哪几个方面?各有何特点? 5. 植物固沙的原则? 6. 盐碱地造林技术措施?

先成活,成林,成材,后效益。

首先采取改良盐碱地的措施来改善立地条件。

具体改良措施有:1、深沟排水,修建沟垛条田(适宜于内陆低洼盐碱地中排水不畅、地下水浅、矿化度高、土壤含盐度高、受盐涝双重威胁的地区。改治办法是控干、支、斗、毛深沟排水系统,修成沟垛条田,使其在雨季能够迅速排除洪涝,并借雨水的天然

淋洗,起到排盐排碱作用,待土壤盐分达到造林要求时再造林,滨海盐浸区,应设立防潮堤,防治海水入侵。)2、灌水洗盐,改造重盐碱地(洗盐季节应在水源丰富,地下水位低,蒸发量低,温度较高的季节。春洗、秋洗、伏洗。洗盐用水量:一般以含硫酸盐为主的土壤可大些,含cl化物为主的课相对小些,土壤含盐量大或适应性小的课大些,反之则小些。洗2-3次,每次用水量80-100m3,总用水量200-300m3即可。)3、平地围埝(平整土地,减少地表径流,提高伏雨淋盐和灌水洗盐的效果,防止浇处受淹,高处返盐,是消灭盐斑的有效措施。围埝:在整平土地基础上在田间修筑埝埂,便于灌溉水均匀布满。)4、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5、化学改良(增加钙离子置换出土壤胶粒上的钠离子;使用酸性化学物质,H+置换Na+和中和土壤碱性。 7耐碱树种选择的原则?盐碱地造林方法有何特点? 原则:(1)耐碱能力强,与造林地土壤含量一致,考虑对不同盐分的适应性。(2)抗旱耐涝能力强,盐碱地分布区多为干旱低湿盆地,径流与洪涝旱碱并存。(3)易繁殖,生长快。(4)经济价值高。如白榆、胡杨、白蜡、枣、枸杞。

造林方法特点:播种困难,插条易烧死芽苞,所以一般采用植苗造林。

(1) 围埝、挖坑、压盐、秋冬栽树法 深挖浅埋,浇足底水,覆盖干土。 (2) 客土法,整地造林 井状或穴状换土,使局部地块图壤盐分得到调整。 (3) 垄沟整地造林 沟深度大于地下水临界深度。

(4) 沟底造林 春季人工或机引开沟,夏季利用伏水灌溉排盐,秋季适时造林。 (5) 沟畦(台、条田)整地造林

第八章 城市与工矿区环境改良林业生态工程

1. 村镇环境改林业生态工程的组成?

(1) 环村防护林带 利用环村道路与环村的空隙地营造,也包括一些片林,应与农田

防护林带相接,一般采用通风结构,风沙较为严重地区可采用疏透结构,起防风、防尘、防污染和噪声的作用。

(2) 行(街)道树 主干道两侧栽植1-2行,较小的街道、小巷载单行树木。街心,

乔、灌、草结合绿化。

2. 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哪几个方面?城市道路有哪几种绿化类型?

城市绿地系统包括:点(公园或各种公共绿地等)线(路旁、、及各种绿化带)面(居民区、机关、工厂、学院等)多种功能绿地。均包括乔、灌、草、花卉、公园及园林设施。具体分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其他绿地。 城市道路绿化类型:一板二带式、二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

搜索更多关于: 林业生态工程学复习题要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 1. 根据森林经营的目地和特点,可以将森林分为几类? (1)防护林;(2)用材林;(3)经济林;(4)薪炭林;(5)特种用途林。 2. 防护林体系? 在一定地域内,根据需要建立的多功能、多用途的森林生态系统,是根据防护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产发展的特点,及对防护作用的要求,将有关林种有机结合起来,以达到最大防护作用的有机结合体。 3. 林业生态工程? 根据生态学、林学和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目的在于保护、改善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 4. 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的造林和森林经营相比,有什么不同? 对象不同,着眼点不同,地点不同,目的不同 (1)对象不同:传统的以林地为对象;林业生态工程以在特定的,需要防护的地段上,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