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作者:杨开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年第07期
【摘要】小城镇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城镇的发展对农村人口转移、统筹城乡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小城镇在规划、建设、管理、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小城镇建设的稳步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现状;对策
目前,小城镇所具有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人口集聚效应明显,不仅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重要途径。小城镇是城镇化的主要阵地,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是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重要课题。小城镇必须完善城市功能、繁荣经济发展才能更好地迎接这个城镇化浪潮。
一、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一)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
个别乡镇对城镇建设缺乏主体意识,没有切实履行城镇建设主体责任,使城镇建设总体进度缓慢。在小城镇建设中,建制镇政府的主体资格认识不清,思想存在误区,对小城镇建设重视程度不高,工作方法不多,力度不够,存在畏难情绪,这直接影响到集镇快速发展。 (二)商业网点设计布局滞后
个别地方的小城镇建设,呈现居民住宅建设过剩,但是,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市场,商店等商业服务性建设不配套。教育、医疗等相关服务保障设施跟进不到位。日后,势必出现新的群众就医难、孩子受教育难的问题。社会公共养老服务性建设没有提到重要日程。据国家主流媒体介绍,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非常可怕,未来仅靠家庭养老单一模式,已经完全无法承受。所以,小城镇建设当中,强化养老服务设施及功能建设完全必要。 (三)城镇化水平低,产业支撑不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和同期的工业化和非农业化水平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如果把中国的城镇化放在世界整体城镇化进程进行比较,其落后的程度就更为明显了。城镇一般处于农业和工业的过渡地带,农业不是其强项,工业更不是其主打项目,缺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城镇现有的企业多是一些加工型或者手工型的企业,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的档次低,市场竞争力小,可获利的空间较小。除此之外,城镇也没有太多的知名企业或者知名品牌来拓宽市场,引进外来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