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市初中重点文言诗词篇目全解:望岳doc(含课文理解、基础演练、中考精选和全部答案)
望岳
第一部分:诗文理解填空
1.解释文学常识和词语注解
①选自《 》②作者 ,子 ,自称 。唐代 诗人。③岱宗: 。④夫如何: 。⑤齐鲁: 。⑥未了: 。⑦造化: 。⑧钟: 。⑨阴: 。⑩阳: 。?昏晓: 。?决: 。?眦: 。?决眦: 。?入: 。?会当: 。?凌: 。
2.本诗是杜甫在青年时期所写的一首 ,诗人描写了 ,抒发自己 雄心壮志,洋溢着 。 3.第一句用设问语气领起全诗。“夫\是个虚词,但在这句诗中却不可少,它表达的是 的感叹:岱宗究竟是怎样的雄伟壮观呢?一种 之情,跃然纸上。第二句作答,久闻岱宗之名,现在面对此山,昔日的 之情如泉涌出。放眼四顾,只见汪洋的山色,一直洒满齐鲁两国之境而犹“未\了,五字 ,境界何其雄阔!此为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 泰山 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割\字给人泰山如刀的感觉,写出了泰山的 。
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黄昏时的 。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 ;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 。“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 ,诗人还在 。
5.前六句写尽泰山 ,突出了泰山的 ,流露出诗人 。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一定要攀登到山的绝顶,到那时,俯瞰群峰,它们将是多么的矮小!篇末 ,写由 ,表达了诗人 的豪情壮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 。
7.全诗以“望\为线索,望是自远而近,并由望岳而想象 之情景。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诗 ,由景及情,由 及景,亦情亦景, 交融。
第二部分:基础演练
1.造化钟神秀, 。 2. ,决眦入归鸟。 3.诗中 “岱宗”指 ;“造化”的意思是 4.说说诗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语言上的特点。
5.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联表达了诗人高山仰止的感叹。 B.第二联诗人以地域广衬托山势高峻。 C.第三联是歌颂泰山的层云和归鸟。 C.最后一联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实战演练
1.会当凌绝顶, 。
(测量目标: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 2.诗中“齐鲁”代指 。
(测量目标: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 3. 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一问一答,表达诗人敬慕之情。 B.额联写远望泰山神秀巍峨的形象。
C.颈联写黄昏时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 D.尾联表达诗人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 (测量目标: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第三部分:中考题精选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中考题目精选(1)
7.诗中“齐鲁”是指现在的 地区。(2分) 8.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岱宗夫如何”句,写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山时对自然造化神奇的疑惑之情。 B.“造化钟神秀”句,“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给人泰山如刀的感觉,突出了泰山险峻陡峭的形象。 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句写出了黄昏时山中云气层出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中考题目精选(2)
7.解释“造 化 钟 神 秀”句中加点“钟” 字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2分) .
8.对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人由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中考题目精选(3)
7.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在诗中描写了自己眼里的泰山,流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B.诗的前三联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一联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C.诗的尾联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因此一直激励着历代力争上游的人们。 D.全诗意境开阔,格调高昂,抒发了诗人奋力攀登人生高峰的雄心壮志。
8.诗歌的语言精炼而蕴含无穷的意味,品析“阴阳割昏晓”一句中“割”字的妙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题目精选(4)
7.诗中“造化\的意思是 。 (2分) 8.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用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B.“造化钟神秀”中,“钟”字写出泰山将天地问一切秀丽的景色聚集在一起的神奇作用。. C.“会当凌绝顶”中,“会当”的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D.作者用“岱宗夫”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中考题目精选(5)
7.“造化”的意思是____ _____。(2分) 8.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齐鲁青未了”,写出齐鲁大地幅员广阔。 B. “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巍然耸立。 C. “荡胸生层云”,写出见山中的云气而心胸荡漾。 D. 诗的尾联,写出了由望岳而生的攀登顶峰的豪情。
中考题目精选(6)
6、诗中“岱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分) 7、第三联“决眦”一词夸张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中考题目精选(7)
7.泰山是“五岳之首”,被尊称为 。(2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险峻奇崛。
B.“决眦入归鸟”表明薄暮时分诗人细望泰山所见之景。 C.前三联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极写泰山的高峻神秀景象。 D.尾联表达诗人意欲登上泰山之巅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 7.岱宗(2分)8.C(2分)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
6.下列与“一览众山小”在语意上互为因果的一句是 。(2分)
A.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 C.阴阳割昏晓 D.荡胸生曾云
7.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2分)
中考题目精选(8)
6.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B.前六句写泰山之景,显其宏伟气势。 C.全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畅快。 D.泰山位于今山东境内,为“五岳之首”。
7. “齐鲁青未了”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景象。(2分)
答案:
第一部分:诗文理解填空
1.解释文学常识和词语注解
①选自《杜少陵集详注》②作者杜甫,子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③岱宗:对泰山的尊称。④夫如何:怎么样。⑤齐鲁:指山东地区。⑥未了:不尽。⑦造化:大自然。⑧钟:聚集。⑨阴:山北叫阴。⑩阳:山南叫阳。?昏晓:晚上和早晨。?决:裂开。?眦:眼眶。?决眦:极力睁大眼睛。?入:收入眼底,看到。?会当:应当。?凌:登上。
2.本诗是杜甫在青年时期所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3.第一句用设问语气领起全诗。“夫\是个虚词,但在这句诗中却不可少,它表达的是诗人高山仰止的感叹:岱宗究竟是怎样的雄伟壮观呢?一种迫不及待的搜奇探胜之情,跃然纸上。第二句作答,久闻岱宗之名,现在面对此山,昔日的敬慕之情如泉涌出。放眼四顾,只见汪洋的山色,一直洒满齐鲁两国之境而犹“未\了,五字囊括数千里,境界何其雄阔!此为远望。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近观泰山神奇秀丽、巍然耸立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割\字给人泰山如刀的感觉,写出了泰山的险峻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