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宜宾县复龙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节 保护大气环境教案 粤教版
。
答案:全球变暖 臭氧层遭破坏 酸雨危害
2.目前,人们把pH小于 的雨水叫酸雨。 答案:5.6
3.我国的酸雨类型主要是( ) A.硫酸型酸雨 B.碳酸型酸雨 C.硝酸型酸雨
D.盐酸型酸雨
答案:A
4.防治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 ) A.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
B.减少人为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排放量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 D.植树造林 答案:B
5.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都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答案:C
6.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污染源是( ) A.工厂、家庭炉灶燃烧矿物燃料 B.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的废气 C.汽车尾气
D.目前工业生产、家庭广泛使用的冰柜和电冰箱 答案:D
7.材料1 “1999年人均大气温室气体排放图”(15个总排放量最高的国家)
材料2 全球CO2排放量分布情况——各国排放比重: 美国 23% 中国 15% 日本 5% 俄罗斯 7%
5
和
其他高收入国家 19% 印度 4%
全世界其他国家 27%
——据世界银行2000年报告
材料3 1997年12月11日,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在日本京都达成。它反映了人类应对地球变暖这一有害现象进行有效控制的迫切需要。议定书规定38个主要工业国在2008~2012年期间将CO2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从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削减8%。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包括美国总统)在《千年宣言》中承诺:确保《京都议定书》在2002年联合国环保大会10周年之前生效并按规定减排温室气体。
美国布什政府上台后宣称,在美国经济下滑时采用低排放、高成本的能源,对美国经济不利。近期宣布退出克林顿政府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对国际环保事业形成巨大阻力,引起全球一片反对之声。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据统计,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上升了1.1℃。近期上升速度加剧,刚逝去的20世纪90年代惊人地上升了0.4℃。地球变暖趋势加快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气候变暖将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2)美国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为什么招来世界一片反对之声?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布什政府作出退约决定的原因。
答案:(1)大量使用矿物资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量砍伐,草场过度垦殖与放牧,导致草场资源的沙化锐减。
①两极冰川和高山冰川部分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没沿海城市和低地;②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旱涝巨变,沙漠化严重;③威胁地球原有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导致许多物种的锐减和灭绝;④自然灾害加剧,如出现极端高温、水旱灾害、恶劣风暴等。
(2)美国是世界上排放温室气体总量和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理应承担最多的减排责任。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严重破坏了国际环保事业。美国在国际社会中,背信弃义,大搞强权政治,不得人心,必然会引起全球一片谴责和反对之声。
对外政策主要由国家利益决定,并为之服务。美国的这一退约行为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全人类的根本利益。
政治由经济决定,并服务于经济。美国经济持续衰退,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发展经济,美国政府作出了拒绝《京都议定书》的决定。
●板书设计 2.7 大气环境保护
全球性大气环境面临三大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 全球变暖 产生原因 燃烧矿物燃料,森林大量破坏,二氧化碳增多 造成危害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世界经济结构随干湿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造成“臭氧层空洞”,大量紫外线到达地面,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危及农林牧渔业的生产 防御措施 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新能源,保护森林资源,加强国际间合作 使用新型制冷剂,减少氟氯烃的排放,制定法律方案,参与国际合作 6
臭氧层破坏 人类活动排放的氟氯烃气体,吸收臭氧,使臭氧减少
酸雨 燃烧矿物燃料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使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增多 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氧化合物的排放,研腐蚀建筑物危及人体健康 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