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试卷13份合集)北京市朝阳区名校2018-2019学年历史七下期末模拟试卷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一次政治改革,请写出这次改革的名称。这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2)材料二的图片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以开始使用什么工具?出现了什么耕种方式? (3)材料三反映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什么?该主张的提出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中“创立学说,广收学生,大办私学”,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谁? 10.(8分)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措施,加强对地方的管辖,维护国家统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封尚父于营丘,封召公爽于燕,其弟叔度于蔡…… 材料二:右边为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史书记载: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还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诸侯王往往豢养许多为自己服务的人,这些人还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为建立和巩同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皇帝之下,在中央和地方分别设置了哪些行政机构?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汉朝初期沿用秦国地方管理制度,对中央政权造成严重影响。汉武帝为消除这一影响,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11.(7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交融,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晋末年以来,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人民南迁,政府专门为南迁流民建立侨郡县,给予流民户籍、免除税役等优厚政策。……江南许多地方已是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材料三: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北魏),目睹了洛阳的繁盛景象,感慨地说:以前以为大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1)材料一中,哪一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
(2)阅读材料二,说说当时南、北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分析“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北魏社会的这种变化与哪次改革有关?为了摆脱“落后的异族风气”,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 1.B;2.B;3.B;4.B;5.B;6.B;7.A;8.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9.
10.
11.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涉及到的历史事件不包括( )
A.隋朝的暴政 B.大运河的开通 C.隋朝的灭亡 D.隋朝的统一 2.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机构设置情况。其中,属于秦朝的是( )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中的“开元全盛日”在位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5.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议一议,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
A.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B.唐朝征服了西亚、欧洲和非洲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