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试卷13份合集)北京市朝阳区名校2018-2019学年历史七下期末模拟试卷
A.明太祖朱元璋 B.明惠宗朱允炆 C.明成祖朱棣 D.明仁宗朱高炽
14.宋朝时期,从越南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明朝时期,从外国引进了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这些举措产生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C.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一幅展板,同学们搜集了下列几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经济重心南移 B.古代对外交流 C.中央集权加强 D.科学技术进步
16.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17.有人说紫禁城是“一个国家转折的焦点”。在这座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宫殿群中演绎了两个王朝的兴盛与衰败。这里的两个王朝是指(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18.如下所示示意图反映的史实是( )
金门出发→包围赤嵌楼→荷军投降→击败荷增援舰队→荷兰殖民者投降。 A.郑和七下西洋 B.戚继光抗击倭寇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康熙帝巡视东北 19.下列从隋至清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隋﹣﹣唐﹣﹣辽宋夏金﹣﹣五代十国﹣﹣元﹣﹣明﹣﹣清 B.隋﹣﹣辽宋夏金﹣﹣唐﹣﹣五代十国﹣﹣元﹣﹣明﹣﹣清 C.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D.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明﹣﹣元﹣﹣清 20.下列关于四大名著的形容对应不准确的是( ) A.《三国演义》﹣﹣斗智斗勇,战争风云 B.《水浒传》﹣﹣英雄好汉,逼上梁山 C.《西游记》﹣﹣真实再现,社会生活 D.《红楼梦》﹣﹣爱情悲剧,鞭挞礼教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
21.(20分)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是什么朝代?面对辽阔的疆域,他所制定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是什么? (2)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
(3)明朝倭寇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16世纪中期,奉命组织抗倭的著名将领是谁? (4)清朝前期,顺治,康熙和雍正三位皇帝分别是怎样密切与西藏关系的?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1-5:BCBCC 6-10:DADBB 11-15:CDCAB 16-20:DDCCC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20分) 21.(1)元朝;行省制度. (2)澎湖巡检司. (3)戚继光.
(4)顺治皇帝接见五世达赖,授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接见五世班禅,授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确立了历代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中央册封的制度.1727年,雍正帝设驻藏大臣.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1.唐朝第二代皇帝任用贤臣,善于纳谏。曾向他建议200多次的著名大臣是( ) A.狄仁杰 B.张九龄 C.长孙无忌 D.魏征
2.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 ) A.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C.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3.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 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4.一位姓秦的杭州县令在瞻仰了岳飞墓后写了副对联:“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副对联主要表达了( )
A.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B.对秦松的无比憎恨 C.对岳飞的无限崇敬 D.对南宋灭亡的叹息
5.宋元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社会动荡不安与民族仇杀混乱 B.政权分裂与社会倒退
C.少数民族掌握中原政权与国家走向分裂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6.王安石在《元日》中写进:“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 )
A.春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冬至
7.宋元时期的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开辟于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元朝时进入鼎盛时期,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 )
A.五六十个 B.七十多个 C.一百多个 D.一百四十多个
8.《稗史汇编》(明)中写道:“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京官”上述表现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厂卫特务机关的存在 B.农民起义的频发 C.军机处的设立 D.少数民族的侵扰
9.“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歌谣反映的历史故事是(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岳飞抗金 D.文天祥抗元
10.下列图片选自同一部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的作者( )
A.徐光启 B.宋应星 C.李时珍 D.沈括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朝曾是当时世界是最强大的国家
B.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有位皇帝竞然30年不上朝 C.1645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D.1635年,努尔哈赤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1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 ) 选项 A B C D A.A
史实 隋朝修建大运河 明朝修筑皇宫 明朝修筑长城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B.B
C.C
D.D
推论 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 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的版图 13.清朝前期,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市场,主要集中在( ) A.纺织业 B.采矿业 C.运输业 D.餐饮业
14.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说明了( ) A.诗歌不再重要
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们应该去读一读 C.读《红楼梦》是很时尚的
D.中国所有的诗书都不如《红楼梦》好
15.1785年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政府唯一特许官办对外贸易的机构。该情况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清朝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