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管技术培训手册 - 图文
其外表成长方形,较长的两边有引脚,极易辨认。该种方式,寄生参数减小,适合高频应用,操作方便,可靠性较高,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封装技术。
TSOP封装的显存
2、显存类型
显存的类型目前主要有,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 SDRAM(Double Data Rate SDRAM,双倍速数据传输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DDRⅡ/Ⅲ SDRAM。
下图所示的是DDRⅡ SDRAM,它是因新款GPU需要高数据带宽而开发的DDR SDRAM的升级产品。与一代相比,DDRⅡ具有更低的功耗、更高的频率、更小的延迟时间、当然也具备更高的带宽。
32
DDRⅡ SDRAM
DDRⅢ与DDRⅡ相比,能够获得的频率更高。但高频率也带来了发热量的提升,因此高端显卡大多覆盖着厚厚的散热片,而普通显存就无此必要了。
DD RⅢ SDRAM
3、显存速度
显存的速度以ns(纳秒)为计算单位,常见显存多在6ns至2ns之间,
33
数字越小速度越快。其对应的理论工作频率可通过公式计算得出。 非DDR显存的公式:工作频率(MHz)=1000/显存速度。 如果是DDR显存,公式为:工作频率(MHz)=1000/显存速度×2。 例如,5ns的显存,工作频率为1000/5=200MHz,如果是DDR规格,那么其频率则为200×2=400MHz。现在显卡基本均采用DDR规格的显存。
4、显存带宽
显存带宽是指一次可以读入的数据量,即显存与显卡芯片之间数据交换的速度。带宽越大,显存与显卡芯片之间的“通路”就越宽,数据“跑”得就越顺畅。显存带宽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显存频率×显存位宽/8(除以8是因为每8个bit等于一个Byte)。这里的“显存位宽”是指显存芯片与外部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位宽,是指在一个时钟周期之内能传送的bit数。从以上公式可以得知,显存位宽是决定显存带宽的重要因素,与显卡性能息息相关。日常所说的某显卡是64MB128bit规格,其中128bit即指该显卡的显存位宽。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显卡的显存位宽都是128bit和64bit,部分高端卡已达到256bit。
1.1.4.3 显卡接口
显卡的接口很多,有输出的,也有输入的。
在近机箱一侧,可看到不少外部接口,如下图所示,从左往右分
34
别是S-Video(S端子,Separate Video接口)、VGA(Video Graphics Array, 视频图形阵列)和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
显卡必须插在主板上才能与主板交换数据,因此就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总线接口。如上图中GPU下方的一排金色的接触点,就是显卡与主机板连接的桥梁。现在最普遍的是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rot)接口,它是在PCI图形接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专用显示接口,具有独占总线的特点,只有图像数据才能通过AGP端口。AGP又分为早期的AGP1X、2X和现在的AGP4X、8X,其区别就是AGP的带宽。现在AGP 8X已经是主流,总线带宽达到2133MB/S,是AGP 4X的两倍。
显卡AGP接口
近期,Intel推出了最新的PCI-E显卡接口,能够达到16X的位宽,更能满足越来越多的数据交换的需求。
3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