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语言实验教学教案2008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教案
Fibn?n?1??1???1 ?n?2? ?Fib?Fibn?2?n?3?n?1?3. 指出下列各变量的存储属性,分析程序的应得结果,并上机验证。 #include
{
static int a=2; int b=5; a+=2;
b+=5; n+=12;
printf(\}
void main( )
{
int a=0,b= -10;
printf(\ func( );
printf(\ func( ); }
七、时间分配
本次实验课程全部用时90分钟,分配如下: 1. 实验题目1用时约25分钟。 2. 实验题目2用时约30分钟。 3. 实验题目3用时约30分钟。 4. 填写实验报告,约5分钟。
17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教案
实验九 指针和函数编程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指针的含义
2 掌握指针作为函数参数的意义,及实参的表达形式。 3 了解返回指针值的函数。
二、实验意义
指针是C语言特殊的数据类型,通过指针可以实现对变量的内存地址空间进行访问,因此能够实现其它开发语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函数间进行数据传递时,由于函数本身只能返回一个值给调用函数,当需要返回多个处理结果时,就必须要使用指针参数。正确的理解指针的含义,使用指针参数在主调函数与被调函数传递数据,能够极大的拓展程序的功能,进一步的提高程序设计的能力。
三、实验重点
1 指针变量的含义及定义、使用。 2 指针作为函数参数的使用。
3 指针参数的函数调用时实参形式要求。 4 返回指针值的函数调用。
四、实验难点
指针参数的定义及调用时实参的形式。 正确理解指针传递数据的过程。
五、实验方式
提前编写程序,写好实验报告,上机实验时一边调试程序一边将实验报告上关于程序调试和运行结果的信息填写到实验报告上,实验完成时上交实验报告。
六、实验内容
1. 调试下面的程序,指出错误的原因。
main( ) {
int x=10,y=5,*px,*py;
18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教案
px=py; px=&x;
py=&y;
printf(\
}
2. 编写一个函数,用指针作为参数,分别得到双精度实型数据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3. 编写一个函数,计算两个整数m和n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m和n在主函数中输入。
4. 函数指针编程:设计一个函数process,在调用它的时候,每次实现不同的功能。输入a和b两个数,第一次调用process时返回a和b中的最大数,第二次调用process时返回a和b中的最小数,第三次调用process时求a与b之和,第四次调用process时返回a与b之差。
七、时间分配
本次实验课程全部用时90分钟,分配如下: 1. 实验题目1用时约15分钟。 2. 实验题目2用时约25分钟。 3. 实验题目3用时约20分钟。 4. 实验题目4用时约25分钟。 5. 填写实验报告,约5分钟。
19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教案
实验十 简单构造数据类型:-维数组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使用方法。
2 掌握一维数组元素引用的特点、编程注意事项。 3 掌握使用数组解决问题时的一些经典算法。
二、实验意义
在解决实际问题或实现某些算法时,数组是经常使用的构造数据类型,掌握数组的定义,元素引用特征和数组的编程特色,可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接触到更多的经典算法,这些算法很多都是通过数组类型存储数据并实现的,有了这些基础后,学生可以在今后的编程中应用这些知识。数组的实验能让学生进一步的提高程序设计编程和调试的能力,对于数组元素引用及循环控制的特点,也可以在实验中得以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
三、实验重点
1 一维数组的定义、元素的引用。 2 一维数组编程的循环控制特色。 3 排序等相关算法的实现。
四、实验难点
一维数组编程的循环控制特色,程序调试时的数组越界问题 排序算法的理解和记忆
五、实验方式
提前编写程序,写好实验报告,上机实验时一边调试程序一边将实验报告上关于程序调试和运行结果的信息填写到实验报告上,实验完成时上交实验报告。
六、实验内容
1. 运行下面的程序。根据运行结果,可以说明什么?
main( ) {
int i,x[5]={1,2,3,4,5}; for (i=0;i<=5;i++)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