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庞鹤鸣讲述天仙心传
第四句:“身失其一。晶何得能。”(上边反复地讲一,真一是什么?就是咱们说的那个道。咱们讲道的时候不是讲过一的问题吗,“天得一以生,地得一以成”,如果我们身没有这个一,那个“晶若”也做不到,达不到。)
“身本一生。身而晶若。纯一乃成。一何能纯。在知还返。无念而诚。太虚口授如此。”(没有念头,安安静静,一个念。无念,什么都不想,那你想什么?你还得想这个罡气啊,还得想这个虚无啊,还得把意念注到虚无上来啊。无念不是什么念都没有,是没有杂念,你还得念那个真无、真一,使身体跟个晶体、水晶体一样,得念这个。所以我们智能气功不讲静,讲集中。往那里集中?你练什么就集中到什么,你练这个功时就把精神集中到一种虚无的状态上来,这就解决问题了。我们运用集中的方法,到最高层次的练功,这样用也是对的,也不违背。)
“一之为一。无念而诚。有无不立。人法双泯。”(什么叫做“一”?怎么叫做“无念而诚”?没有念头了,没有杂念了,心里边很诚,就这样很圆满地去注一个东西,就是一个东西,有也不有,无也不无,人也不人,法也不法,就注意里面的那个东西就够了,就是那种虚无的状态就行了。咱们的“一念不起,神注太空”也是这个意思,什么念头都没有了,把意念和太空结合到一起。特别是能定住,能安静下来,我们的心定住了,才能和虚空结合到一起。将来要真正能做到人的意念和虚空结合得很好时,要注意虚空可不是蓝天。好多人说中脉一开蓝天显现。一现蓝天就又不对了,虚空没有颜色,而蓝天则是蓝光散射的结果,它已经进入光的层次里边来了。“虚无”没有光啊!有蓝天其实也不完全不对,你脑子里能总有个蓝天在里头存着那就不错了,因为那也还是个虚啊!蓝天再往上一着就不蓝了,觉得黑忽忽的了,有点暗,但它不是那种黑暗,是明的暗,这个暗里边是透明的。矛盾就在这个地方。有矛盾那才对,真正对的是……一暗,暗中有明,明再一开,好!那就行了!那就跟明心见性差不太多了。道家讲的离这一部分还差得很远。这些问题等以后讲咱们的功时还要讲。)
“无念也者。盖言念中无念耳。诚乃不诚。无物之诚。真一是也。”(没有物的那个“诚”这是真一。我们想干这件事,也是诚,一心一意了这是诚,在诚的问题上,他说这些个诚都不成,诚得诚到那个无物上去,得诚到真一上去。)
“有。乃有闻有见之有。无。乃无动无变之无。不立者。乃听其隐现。人乃人情。法乃法则。双泯者。乃泯其察求。功能如是。念自寂然。而心复泰定矣。此是彻始彻终所当诚守也。
如是诚守。虚可极。静可笃。胎息自成。玄关窍开。呼吸气停。真炁周行。无或散滞。则所隐现。无非真况。然总以寂视无著。为无流弊云。”(这一段是讲有无、讲人我,基本观点是“人法双泯”、“有无不立”。他说,你自己什么也不去管,自然宁寂,这时心就非常非常的稳了,这就称为“泰定”。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想……一开始让你什么都不想你做不到,慢慢真正做到什么都不想了,念头里面什么指导思想啊,还是什么这个那个的都不想。一开始说的什么都不想,那是让你朝那个目标走,你做不到,慢慢才能做到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想,那是个境界,和一开始说的什么都不想,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一开始让你什么都不想,是让你往什么都不想那儿去,一开始你还会想,一想了,就告诫自己:“我就要不想!”好往不想那儿去。练……练……真正到了什么都不想了,就到了最后了。到那个时候就“虚可极,静可笃,胎息自成,玄关窍开”,就到了这个结果了。)
“原用之神。互根其根。置身于一。置一于心。大周天界。细入微尘。无色无法。混化圆真。”(这几句一块来解释。“原用之神。互根其根”,前面讲了“一之为一。无念而诚。有无不立。人法双泯”,这一切,你得有一个精神作主宰,有这个主宰,你才能够“无念而诚”,才能“人法双泯”。你这儿练功呢。谁在练功?你在练功,你的意识里得有个精神作主宰。而这个主宰,就是你里边用的那个神。而这个神,它是“互根其根”的。什么叫“互根其根”,它是互相联系的,你可以把里边这个神——自己的真神、把身体和那个一结合起来,也可以把这个一和心结合起来,心和身联系到一起,把心往这放、往那放,实际是一个。下面“大周天界。细入微尘”,大周天自然也好,天地人身也好,非常细微。所以这样就“无色无法”,就达到“混化圆真”了。)
“原者。原其终始。互乃交互。犹言循环也。根乃所自之根。而曰其者。盖言真一也。”(它整个的过程,就是这么循环地转圈的。它讲“互根其根”,“互根”的这个“根”是什么呢?是那个真一。这个真一有两个,一个是天地自然的那个真一,一个是人体里边的真一。要把里边的、外边的联系在一起,叫“置身于一”。)
“置。安置也。身乃色身。一乃真一。心乃识心。天界。指身而言。微尘。指性而言。色指色身。法指法身。”(这里他把名词诸一地解释了一下。)
“谨按混化。乃合色法两身。置之天心。以行陶铸也。”(“谨按混化”,他说混化嘛!混化是什么意思?就是把人体这个实的肉身,再把外边那个虚的法身——法身应该说是个心,心是
无形无象的,就把这两个——法身和肉身合到一起,合起来往哪放呢?放到“天心”里边。“天心”是什么呢?“天心”就是无形无象,自然变化的那个心,就这样去混化它、陶冶它。)
盖色固凡浊。而中存真一。”(咱们的色身是浊的,可是色身也有真一在里边,那个真一指的是我们的神,神的真一,不是前面人那个真一。)
“法固清灵。而中杂凡后。”(无形无象的法身里边它是清灵的,可里边也还可以有后天的东西。法身里边怎么又带有后天?他没有解释,这也是个矛盾,按道理来说,法身里边不应该有后天。他说法身里边有后天,我想可能是人体外边是无形无象的身体是个法身,可你这个人本身里有些气是后天的,也是无形无象的,而这个无形无象的气和那个法身结合到一起了。“而中杂凡后”我想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必须叠加陶洗。更汇冶陶。厥真乃出乃圆。”(因为法身里有后天的东西,你就需要陶冶、修炼它。)
“功法之妙。乃在互根其根一句。”(色身跟法身、身和心它两个是互相依赖的,色身里边有先天,法身里边有后天,是互相影响着的。这里边既要注意修炼无形无象的法身,又要从色身来用功夫,它们是互相影响的。)
接上文
“其下置身置一。已具大周。细入神用。而其所以得神者。以无所住而生其心。故曰。无色无法。混化圆真。个中精妙。非笔所能罄述也。”(他说,这里面的精妙,用笔墨是讲不完的。我给大家念一念,讲一讲,并说明他这里边还有它不完善的地方。为什么我们要创立新的功法,就因为他的不完善。如果我们讲的时候把它都补充完善了,那就不是他的东西了,变成我们的东西了。所以现在我们就需要写《传统气功知识综述》。如果在80年代那个时候写传统气功,好多东西在写的时候,你要给他补充了吧,不是他的东西了,你不补充吧又缺东西,那个时候有些东西在当时也讲不清楚,因为没有普及气功知识的基础,所以就写了个《气功探邃》,之后就不搞了。还是等到有了条件再编新东西吧。这个功法也一样,里边有的东西是不完整、不完善、还有缺欠的地方,还有错的地方,实践起来好多是落实不了的,我们必须重新编创新的功法。)
“是为真我。名身外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神通变化。隐现随心。功圆行满。平昇玉清。”(前面有个身外身。身内身称为真我,从外面修也要修成真我,叫做身外身。原来,身里面的身叫真我,现在修成身外身也叫真我,真我就不分内外了。真我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神通变化,隐现随心”的,这是从外面看是这么个情况。里边身内身也称为真我,这要从精神境界来体察它。他这个从外边看是从表现来说的。“功圆行满。平昇玉清”,不升天怎么还升玉清去了?你看他是“平昇”,不是上升。你看看原文对此的解释……)
“真我。即真人。而曰身外身者。盖比色身而论之。以其能离色身。出处不二耳。下两句。系引经语。以证真我乃道体。正以棒喝世迷。毋复囿于成说。致堕幻妄而不悟也。末后四句。乃示真空不空。真无不无。痴人不识天地三才。只是一个。但慕至人之隐现。不识致使隐现之由。惟由一心。一现则现。一隐则隐。盖至人之心。已与天地不贰不息。故能隐现无穷。神通莫测也。”(他讲的话都是从“一心”上讲的。从心来讲,因为练到这个时候那个心就不是人心了,也不是一般的道心了,而成为天仙之心了,跟天地已经“不贰不息”了,一样了,“隐现随心”了。)
“始而色身。未造纯法。故有混化之行。”(一开始是一个色身,还没纯,还要混化。混化的目的是把人的肉身混化成为真身,把后天化掉。咱们智能气功就简单了,先搞外混元,再搞内混元,也是混化,就是把身体的后天化掉它。)
“继造纯法。未造自然。犹未可以平昇玉清。乃有混有混无。混化混圆。恶身住世以事之者。”(还没完全达到自然的时候,还不能“平昇玉清”。还得搞“混”,“混有混无”,在人世间去混化,在人世间来化这个东西。)
“迨至功圆行满乃昇玉清。曰平昇者。是已无劳破顶升遐。盖以六合三洲。不外一心。自无方所。有何高下远近。而劳出入升降乎哉。此皆由混化于一。大周细入之神功。得与天地合德。迥非地水神鬼各种仙人。去天尚远。还须上昇。乃至玉清者也。故曰天仙功夫也。”(天仙功夫就不需要上升了,功圆行满之后,当即就是。)
外篇就这么多,下面还有个“圆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