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09年下半年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考试真题(上午)
计算机外围设备原理
第一章复习题
一、判断题
1. 外围设备一般是不受中央处理器直接控制的。×
2.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配套的硬件设备和相应的软件设备。√
3. 虽然输入设备的形式各种各样,但输入到计算机主机中的信息都是二进制信息。× 4. 从数据输入输出的角度看,硬盘存储器和软盘存储器也可以看作是输入/输出设备。√
5. 在任何外围设备的接口中,一般都设置若干个数据缓冲寄存器以实现数据缓冲。√ 6. 外围设备向电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主要标志是尽量减少外围设备中机械部件的比重,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外围设备的控制采用微处理器、单片机和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使外围设备具有处理机的功能。√
7. 外围设备位于主机箱的外部。×
8. 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的进步,外围设备在计算机系统硬件中的价格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低。×
9. 计算机主机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有不同的传输方式,不同的传输方式可使用同一种接口,只要做成标准接口即可。×
10.一般外围设备都有设备控制器,在设计设备控制器时,主要考虑该设备的特点和要求,一般不考虑对中央处理品标准接口的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外围设备的几项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外围设备除了输入/输出设备外,还应包括外存储器设备、多媒体设备、网络通信设备等。
B.输入/输出设备属于外围设备。 C.外围设备属于输入输出设备。
D.外围设备是相对于计算机主机来说的,因此,可以认为,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主机以外的设备都可以称为外围设备。
2.主机从外部获取信息的设备称为(C)。 A.外部存储器
B.外围设备 C.输入设备 D.输出设备
1
3.下列设备不属于输入设备的是(D)。 A.鼠标器
B.模/数转换器
C.扫描仪
D.数/模转换器
4.下列设备不属于输出设备的是(B)。 A.绘图仪
B.模/数转换器
C.显示器
D.数/模转换器
5.下列对外围设备功能的几项叙述中,不属于外围设备功能的是(D)。 A.为各类计算机应用领域提供应用手段 B.提供人机对话 C.完成数据格式的变换
D.存储并运行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
6.下列关于主机和外围设备运行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主机的运行速度比外围设备快得多 B.外围设备的运行速度比主机快得多 C.外围设备的运行速度跟主机差不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现在悄然兴起的代替软盘使用的U盘,使用的接口是(A)。 A.USB接口 B.SCSI接口 C.PS/2接口 D.COM接口 8.键盘使用的接口是(B)。
A.COM接口 B.PS/2接口 C.LPT接口 D.MIDI接口 9.在下列4种数据传送方式中,计算机使用效率最低、CPU经常处于等待状态的是 C 。
A.直接存储口传送 C.程序查询传送
B.程序中断传送 D.I/O处理机传送
10.在以存储器为中心的计算机硬件结构中,实现数据传送方式经常采用 A 。
A.直接存储口传送 C.程序查询传送
B.程序中断传送 D.I/O处理机传送
11.仅能用于连接键盘和鼠标的接插口是 的 接插口。 A.COM1或COM2
B.USB C.LPT D.PS/2
12.计算机主机传送数据的速度要远远快于外设,两者之间的速度不匹配,为了尽量减少这种速度之间的不匹配,在外设的接口中,一般都设置若干个 啊 。
2
A.数据缓冲寄存器 C.设备控制寄存器 三、填空题
B.状态寄存器 D.设备号寄存器
1.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硬件系统 和 软件系统 部分。 2.输入设备的作用是把 程序 、 数据 和 数据 送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3.外围设备与中央处理品之间传送的信息种类有 设备地址信息、 数据信息 、 设备状态信息 和 控制信息 。
4.外围设备与中央处理器之间信息传输的方式有 程序查询传输、 程序中断传输 、 直接存储访问 和 I/O处理机传输 。
5.外围设备与计算机连接时应在设备与中央处理器之间配置 设备控制 和 接口控制器 两大部分。
6.当前,外转设备发展的方向可以归纳为: 大型高性能和小型、 微型的高可靠性、易维护、 低价格、电子化各智能化和多种技术并存相结合。 7.外围设备按其功能分类,可分为: 输入设备 、 输出设备、外存储器设备、 终端设备、远程控制设备 和 数据通信设备 六类。
8.外围设备的作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提供人机对话、 完成数据格式的变换 、 存储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软件为种类计算机应用领域提供应用手段 。
。
9.外围设备与中央处理器之间传输的信息种类有 设备地址信息、 数据信息、 设备状态信息 和 控制信息 。
10.尽管不同外设接口组成及任务各不相同,但它们要实现的基本功能大致相同,这些基本功能是: 实现数据缓冲 ; 记录外设的工作状态 ; 能够接收主机发来的各种控制信号,以实现对该设备的控制操作;能够判断主机是否选中本接口及本接口所连接的外围设备。
四、简答题
1.简述什么是计算机外围设备?
外围设备(peripheral device)过去常称作外部设备(external device)。在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外围设备是相对于计算机主机而言的。凡在计算机主机处理数据前后,负责把数据输入计算机主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输出处理结果的设备都称为外围设备,而不管它们是否受中央处理器的直接控制。一般说来,外围设备是为计算机及其外部环境提花通信手段的设备。因此,除计算机主机以外的设备原则上都叫外围设备。外围设备一般由媒体、设备和设备控制器组成。
2.外围设备的作用是?
(1)提供人机对话;(2)完成数据格式的转换;(3)存储系统软件和大型应用领域提
3
供应用手段;(4)为各类计算机应用领域提供应用手段。
3.外围设备与中央处理器之间传输的信息种类有哪些?
外围设备与中央处理器之间传输的信息种类有设备地址信息、数据信息、设备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这里具体指某一设备上的数据交换,设备当前的操作状态,以及中央处理器对外围设备的控制操作命令等。
4.外设接口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1)实现数据缓冲。主机传输数据的速度要远远高于外设,两者之间的速度不匹配。为了尽量减少这种不匹配,在外设的接口中,一般都设置若干个数据缓冲寄存器,在主机与外设交换数据时,先将数据暂在该缓冲寄存器中,然后再输出到外围设备或输入到主机中。 (2)记录外设的工作状态。主机是根据外设的工作状态来管理外设的,因此在设备的接口中必须有记录该设备工作状态的状态寄存器。外设的状态一般设为“空闲”、“忙”、“就绪”三种中的一种。
(3)能够接收主机发来的各种控制信号,以实现对该设备的控制操作。为此,在设备中应设置设备控制寄存器,用以存储主机发送来的控制信号。 (4)能够判断主机是否选中本接口所连接的外围设备。
(5)实现主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控制,包括同步控制、中断控制等。为此,在接口中必须包含实现这些控制功能的逻辑控制电路。
5.外设接口是如何工作的?
以打印机打印输出为例,说明外设接口的工作过程。当需要打印一篇文稿时,发出打印命令,这时主机控制打印机输出数据,大致分以下几步:
(1)主机通过地址总线向接口发送设备号,经设备译码器,选中该打印机接口(其他外设接口因设备号不匹配,不会被选中)。
(2)主机测试打印机接口状态寄存器的状态,以判断打印机所处的工作状态。 ? 若测得打印机处于“忙”状态,则表明打印机正在执行个打印任务,不能接收新的打印任务,直到正在执行的打印任务结束,打印机才转到“就绪”状态。
? 若测得打印机处于“就绪”状态,则表明打印机前一个打印任务已完成,可以接收新的打印任务。
? 若测得打印机处于“空闲”状态,则表明打印机尚未启动,这时需要主机启动打印机,使打印机处于“就绪”状态,才能接收新的打印任务。
(3)当确定打印机可以接收新的打印任务后,主机通过数据总路线向打印机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发送要打印的数据。
(4)主机向接口的控制寄存器发送控制字,通过逻辑控制电路发出打印输出所需要的控制命令。在该控制命令的控制下,打印机把数据缓冲寄存器中的内容打印在纸上。在打印过程中,打印机处于“忙”状态,直到打印任务结束,再转入“就绪”状态。
以上工作过程都是在一定的输入输出控制方式下,通过执行程序完成的。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