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欧洲哲学史笔记

欧洲哲学史笔记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2:42:24

把因果律与必然性完全等同起来。(恩格斯: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的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马克思: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二十五)十八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梅叶

伏尔泰读了《遗书》,因其激烈的政治主张被“吓得发抖”。

梅叶描绘了他的理想社会——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村舍联盟。人民只有靠自己的暴力革命来实现。提倡绝对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宗教支配我们的良心,国王支配我们的肉体和财产。

物质运动有时是盲目的、不合规则的运动,这就形成了丑恶的事物或不完善的事物。 摩莱里

人们个别地而又集体地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状态之中,人类的“黄金年代”后来被私有制社会代替了,其根源是人口的增长。“共和国”没有切断私有制的根。 基本法:

1、社会上所有的东西,除了个人实际上用于生活需要、用于享乐、或者用于日常劳动的物品之外,一律不得专门属于任何人作为私有财产。

2、所有公民都是由公费维持生活和工作的公家人。

3、所有的公民都要按照自己的体力、才能和年龄为公共利益贡献一份理想。 马布利

在自然状态中,人们按照人的本性生活着,人的本性就是“利己主义的自私”。自然使人有了需要,为了满足需要,彼此都感到必须相互善意相待。 以斯巴达为榜样描绘她的理想社会。 小结:

运动早期提出怀疑论和自然神论,随着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哲学转向唯物主义和无神论,坚持物质第一性以及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的原则。但是片面地夸大了必然性,否定了偶然性的客观性。

坚持唯物主义经验论原则,但是,他们不了解社会实践,因而也不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

证关系。仍属于狭隘的经验论,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映论。

反宗教方面,错误地认为只要进行无神论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就能消灭宗教,这是一种肤浅的、狭隘的文化主义观点。

力图在社会历史领域用唯物主义说明社会问题。并以“人性论”为基础提出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论,提出“人是环境的产物”,还提出资产阶级功利主义的伦理思想以批判封建的禁欲主义。最终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总之,他们贯彻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并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成为近代唯物主义发展的高峰,局限性: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和在社会科学领域保持唯心主义。

> 删除

? 2011-01-13 10:06:12 [已注销]

(二十六)德国启蒙运动

德国古典哲学是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

普鲁士精神——其主要的特征是军国主义、沙文主义和极端保守主义。封建的政治统治占绝对优势,封建势力压制文化的发展,宗教成了政治统治的工具。(恩格斯:这种热情是德国式的,它带有纯粹形而上学的性质,而且只是对法国革命的理论表示的。所有这些当初为革命欢呼鼓舞的朋友现在都变成了革命的最疯狂的敌人。)

1813年欧洲各国战胜了拿破仑,召开维也纳会议,成立了德意志联邦。

自然科学从主要研究以力学为中心的机械运动,发展到研究物理运动、化学运动与生物运动的领域。与自然科学向深广方面发展相结合,人们形成了整体的观念。

费希特在发展康德的唯心主义的时候借助于包括贝克莱在内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了一个主观唯心主义体系;谢林则借助于斯宾诺莎的哲学、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材料以及包括布鲁诺和柏麦在内的神秘主义理论资料,提出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一般特征

1、最现实的任务就是唤起民族的觉醒,争取政治上的统一。 2、哲学思想并不一致。

3、社会历史观点或文艺作品有些带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 4、在社会历史观点上受到人性论与人道主义的支配。

5、具有妥协性和两面性。 莱辛

他认为除了斯宾诺莎,没有别的哲学。

只有一个实体,那就是永恒的存在的、不受神的干预而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的世界。

推动社会发展的是外在条件,即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各个民族在热情、才干和能力上的差别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

任何一种宗教都同时即是真的又是假的。但仅仅是争取人道的高度发展的人类道德进化的一个小阶段。

“天才”——有创造性、充分自由发展的人。 赫尔德尔

受卢梭“回到自然”与文艺对社会的发展有害等观点的影响。

一方面他以唯物主义的精神研究了自然界的发展过程,批判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表现出来的先验论与不可知论,另一方面他在“狂飙突进运动”制造理论根据时却又借助于天才论和灵感说。

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继莱辛之后,论证了文学艺术应该从人民中来,并使他为人民服务。 席勒

“游戏冲动”——人有“感性冲动”与“游戏冲动”。感性冲动代表感性对象、物质或材料得一方面,而形式冲动则代表理性的认识能力或形式一方面。理性的认识能力把形式加之于材料,使形式获得内容,使人成为“物质存在”,这就是“感性冲动”。另一方面,材料获得形式,使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里表现出和谐和规律,这就是形式冲动。感性和理性两方面借助文化教导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达到统一,人就“兼有最丰满的存在和最高度的独立自由”。这种情况在经验中出现,社会在人的身上唤起一种新的冲动,即“游戏冲动”。游戏冲动就是“自由活动”而没有任何的强迫。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美。

审美教育是把感性的人改变为理性的道德的人的一个中间环节。人在他的物质状态里只服从于自然的力量,人在他的审美状态里就摆脱了自然的力量,人在他的道德状态里则控制着自然的力量。审美把自然改变为道德。 歌德

浮士德追求满足,但满足就是毁灭,就是死亡。资本主义追求自由,但自由之中包含了欺骗与压迫。歌德的《浮士德》就是这样贯穿着资产阶级的个人奋斗于资本主义社会所充满了的矛盾,从而表达出他的自发辩证法思想。

浮士德遇到对立面——恶魔靡非斯特非利司,但是这个矛盾之上还有个对立着的矛盾:天使与恶魔。这种矛盾实际上是善与恶的搏斗,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搏斗的反映。

歌德在这里揭示了神学与理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矛盾归根到底是封建黑恶势力与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和进取精神的矛盾。

形象说明了事物是在矛盾中向前发展的。有矛盾才有事物,没有矛盾,感到满足,就走向死亡了。否定的方面与肯定的方面在矛盾中有同样的意义,恶魔这个否定的因素在发展中也有它的作用。浮士德经历了一切的恶才走向满足,走向善的胜利。

> 删除

? 2011-01-13 10:06:45 [已注销]

(二十七)康德

1770年以前特别注意研究自然科学问题,具有比较多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在认识论上,虽具有一些怀疑论的因素,但主要方面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一般叫做“前批判时期”。 从1770年开始提出他的完整的先验唯心主义,二元论和不可知论的哲学观点。《纯粹理性批判》讲的是知识的来源与知识在什么条件下才可能的问题。他认为知识是先天的形式与感性材料结合而成,这构成了他的先验唯心主义的主要部分。这一部分即一般人所说的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是用他的先验唯心主义去研究人的道德行为的原则,说明道德原则为什么是先天的、先验的。这一部分即一般人所说的伦理学。《判断力批判》是用他的先验唯心主义去研究“美”的问题,《判断力批判》的后一部分讲的是目的论。

(恩格斯:在法国发生政治革命的同时,德国发生了哲学革命。这个革命是由康德开始的。他推翻了前世纪末欧洲各大学采用的陈旧的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体系。)

(列宁: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使二者妥协,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当康德承认在我们之外有某种东西、某种自在之物同我们表象相应存在的时候,他是唯物主义者;当康德宣布这个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超验的、彼岸的时候,他是唯心主义者。在康德承认经验,感觉是我们知识的唯一源泉时,他是在把自己的哲学引向感觉论,

搜索更多关于: 欧洲哲学史笔记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把因果律与必然性完全等同起来。(恩格斯: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的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马克思: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二十五)十八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梅叶 伏尔泰读了《遗书》,因其激烈的政治主张被“吓得发抖”。 梅叶描绘了他的理想社会——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村舍联盟。人民只有靠自己的暴力革命来实现。提倡绝对平均主义和禁欲主义。 宗教支配我们的良心,国王支配我们的肉体和财产。 物质运动有时是盲目的、不合规则的运动,这就形成了丑恶的事物或不完善的事物。 摩莱里 人们个别地而又集体地生活在一个相互依赖的状态之中,人类的“黄金年代”后来被私有制社会代替了,其根源是人口的增长。“共和国”没有切断私有制的根。 基本法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