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各省区中考真题—精选文言文阅读汇编
10. 翻译(3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怕(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患”、“己知”各1分,句意畅达1分)
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儒家学派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请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3分)
示例: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所讨厌(不喜欢)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这是对儒家“恕”的理解,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行为准则。(1分)这句话说明了在生活中,我们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而应推己及人,宽容待人。(2分)(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举出事例加以说明也可,但不能偏离这句话的主旨)
31. (2015?广安中考) 文言文阅读 (14分) 【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来源:Z&xx&k.Com]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zhuì)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④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jū)⑤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⑥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殆:大概。③缒(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④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⑤掬(jū):捧。⑥馀甘:即橄榄。) 25.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每句只划一处)(2分) (1)皆若空游/无所依。 (2)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全石以为底 (把??当作 ) (2)悄怆幽邃 ( 忧伤的样子 ) ...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向西 ) (4)浴于汤池 ( 热水 ) .. 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2)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29
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大概就是所谓佛的痕迹吧。
28.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两段选文中柳宗元与苏东坡对水的体验各不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写出了水声悦耳和诗人的愉悦心情。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让柳宗元感受到了小石潭水清澈的特点。 C.“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描绘出了潭水之深;“雪溅雷怒”写出了水急、声响如雷的特点。
D.“水尤清冽”用潭水的清澈来表明柳宗元不与官场同流合污,清高自赏的思想感情。 29.【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分别表达了各自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2. (2015?广元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2题(17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大约 .
B.斗折蛇行 斗:像北斗七星那样 . C.卷石底以出 卷:弯曲 . D.佁然不动 佁:愉快,欢快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B ) A.为坻,为屿 为宫室器皿 .. B.以其境过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C.如鸣环,心乐之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D.乃记之而去 乃不知有汉 .. 10.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文章开头写作者被悦耳的水声吸引,因而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
B.“伐竹取道”,表明小石潭原本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C.文章中“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的描写,说明小石潭起名的缘由。
D.“皆若空游无所依”通过感觉描写,侧面突出潭水的清澈透明;同时也表明自己政治上无所依傍的苦闷。
11.你认为文章写了小石潭哪些主要特征?(3分)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冽、游鱼活泼、源流曲折、岸势差互、环境凄清的特点。
30
12.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分)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分)
那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32. (2015?雅安中考) 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一)口技 林嗣环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二)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5.下列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C ) A.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绝:极点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 C.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矜:矜持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颔:点头赞许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D ) A.于厅事之东北角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31
B.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其真无马邪 C.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野芳发而幽香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口技》中反复使用数词“一”和“百”,道具之少与声音之多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地写出了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B.《口技》中对犬吠,妇人欠伸,夫呓语,儿啼,夫醒,大儿醒且絮絮不止一系列细节的描写,使听众如临其境。
C.《卖油翁》中陈尧咨射箭技艺“当世无双”,卖油翁看他射箭却是“睨之”“微颔之”,是因为卖油翁精通射箭。
D.两文都写人的高超技艺,前篇用正面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口技之妙;后篇寥寥数语就写出了倒油技术的娴熟。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3分)) 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2)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3分) 康肃公听后愤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武艺!“老翁说:“凭着我倒油的经验就可懂得这个道理。”
34. (2015?自贡中考)
阅读《周公诫子》,完成14~17题。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14.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德行宽裕 宽裕:宽大,宽容。 .. B.守之以恭者,荣 荣:荣华显贵。 . C.聪明睿智 聪明:聪慧,明智。 .. D.守之以愚者 愚:愚拙,不巧伪。 .
15.下面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子无以鲁国骄士 以:因为。 . B.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之:的。 .
C.混沌待之甚善 之:他们,指倏与忽。 . D.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与其。 .
16.下面的文字,用现代汉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一沐三握发译文:一次沐浴,要三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 B.一饭三吐哺译文: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来,接待宾客。
3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