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东师2019秋离线作业学前儿童心理学参考答案
离线作业考核
《学前儿童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自我意识
答:是作为主体的自我关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识。 2.视敏度
答: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俗称“视力”。 3.感觉统合失调
答:人体的各部分器官都是通过与外界接触,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有效组合,指挥人完成各项活动,当大脑不能将来自身体各部的感觉信息进行充分的加工整理,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组合的能力,便发生了感觉统合失调。 4.自变量
答: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的变化并引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 5.深度知觉
答:即立体知觉,是对立体物体或两个物体前后相对距离的知觉。 6.儿语
答:母亲自发地根据婴儿对母亲话语的反应采取有效的声调,这就是儿语。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幼儿想象的普遍特点有哪些?
(1)无意想象占据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步发展(2)再造想象占据主导地位,创造想象逐步发展(3)想象的极大夸张性与现实合理性。 2.婴儿期的教育原则是什么?
(1)发挥婴儿在发展中的主动性
(2)促进婴儿发展的社会化 (3)寓教育于感情之中
(4)细心体察婴儿的认知倾向,启发兴趣 (5)鼓励而不是限制婴儿的活动 (6)教育与生活相融合
3.幼儿神经过程发展有哪些幼儿特点?
幼儿神经过程发展的特点主要是(1)兴奋过程的增强。兴奋过程的不断增强主要表现在:幼儿每天醒着的时间不断增加,睡眠的时间相对减少。(2)抑制过程的增强。幼儿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越来越好的控制和比较精确的辨别。(3)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抑制过程不断加强,但总的来说,幼儿期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发展还是不平衡的,兴奋过程仍占优势。 4.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1)从简单到复杂(从不齐全到齐全,从笼统到分化) (2)从具体到抽象
(3)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4)从零乱到成体系
5.婴儿分离焦虑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1)分离焦虑的出现,与提取记忆的能力、比较过去和现在的能力、预期可能在最近发生事件的三方面重要的认知能力有关
(2)婴儿是否产生分离焦虑与婴儿和母亲分离时的即时情景有关系 (3)婴儿分离焦虑的发生也与婴儿应付情境的能力有关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
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移情;社会生活环境;父母抚养方式;同伴相互作用。 2.试述多动症儿童与多动儿童的区别?
多动症儿童与多动儿童的区别主要是:注意力方面的区别;行动目的性方面的区别;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