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会计复习题及答案
第二年 第三年
单位产品成本 4元 4元 4元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单位产品成本
4+24000/6000=8元 4+24000/8000=7元 4+24000/4000=10元
(2)变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期末存货成本 0元 4×2000=8000元 0元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期末存货成本 0元
7×2000=14000元 0元
(3)变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期初存货成本 0元 0元 8000元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期初存货成本 0元 0元 14000元
(4)变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营业收入 60 000 60 000 60 000
变动成本 24 000
贡献式利润表单位:元 24 000 24 000
贡献边际 36 000 36 000 36 000
固定成本 30 000 30 000 30 000
营业利润 6 000 6 000 6 000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营业收入 60 000 60 000 60 000
营业成本 48 000 42 000 54 000
营业毛利 12 000 18 000 6 000
营业费用 6 000 6 000
传统式利润表单位:元 6 000
营业利润 6 000 12 000 0
(5)利用简算法计算得:
第一年营业利润差额=0-0=0元
第二年营业利润差额=(24000/8000)×2000-0=6000 第三年营业利润差额=0-6000=-6000元 经验证,结果是正确的。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贡献边际
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贡献边际率
是指贡献边际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3、变动成本率
是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 4、保本分析
是研究当企业正好处于保本状态时本量利关系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5、保本点
是指能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6、安全边际
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 7、保本作业率
保本作业率又叫危险率,是指保本点业务量占实际或预计销售业务量的百分比。 8、保利点
是指在单价和成本水平确定的情况下,为确保预先确定的目标利润能够实现而达到的销售量和销售额的总称。 9、保净利点
是指实现目标净利润的业务量,具体包括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量和实现目标净利润销售额。
二、单项选择题:
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 ) 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 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