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3份合集)2020届安徽省定远中学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详解】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石灰水变浑浊,由现象不能说明炭被氧化成CO2,故A错误; B.盐酸为无氧酸,不能比较非金属性,故B错误;
C.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反应,二氧化硫可被硝酸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白色沉淀为硫酸钡,故C错误; D.滴加KSCN 溶液,溶液不变色,可知不含铁离子,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红,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故D正确; 故选:D。
8.一种熔融KNO3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NO3-向石墨I移动
B.石墨Ⅰ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O2+2OH--2e-=N2O5+H2O C.可循环利用的物质Y的化学式为N2O5
D.电池工作时,理论上消耗的O2和NO2的质量比为4:23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示可知,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石墨Ⅰ通入NO2生成N2O5,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石墨Ⅰ是负极,发生的反应式为NO2- e-+NO3- = N2O5,则石墨Ⅱ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O2+4e-+2 N2O5=4 NO3-,该电池的总反应为:4NO2+ O2=2 N2O5。 【详解】
由图示可知,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石墨Ⅰ通入NO2生成N2O5,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石墨Ⅰ是负极,发生的反应式为NO2- e-+NO3- = N2O5,则石墨Ⅱ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O2+4e-+2 N2O5=4 NO3- 。
A.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石墨Ⅰ是负极,NO3- 向石墨I移动,A正确; NO2- e-+NO3- = N2O5,B.该电池一种熔融KNO3燃料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石墨Ⅰ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B错误;
C.石墨Ⅰ生成N2O5,石墨Ⅱ消耗N2O5,可循环利用的物质Y的化学式为N2O5,C正确;
D.原电池中正极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负极失去的电子数,故电池工作时,理论上消耗的O2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则消耗的O2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23,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考生做该题的时候,首先从图中判断出石墨Ⅰ、石墨Ⅱ是哪个电极,并能准确写出电极反应式,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原电池工作时,理论上负极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正极得到的电子数。 9.丙烯醛(CH2=CH-CHO)不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 A.氧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丙烯醛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反应,加聚反应,且醛基、碳碳双键都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为还原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故选:C。
10.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 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答案】C 【解析】 【分析】
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反应方程式为SO2+2H2O+I2=H2SO4+2HI,该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I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详解】
A、滴加KI溶液时,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KI被氧化,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uI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其还原性,故B正确;
C、发生2CuSO4+4KI═2K2SO4+2CuI↓+I2、SO2+2H2O+I2=H2SO4+2HI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2H2O+I2=H2SO4+2HI中碘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I2是氧化剂,SO2被氧化,所以物质氧化性I2>SO2,所以氧化性Cu2+>I2>SO2,故D正确。
B.还原反应
C.消去反应
D.加聚反应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题目信息推断实验中发生的反应,素材陌生,难度较大,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利用,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选项B为易错点。 11.SO2能使溴水褪色,说明SO2具有( ) A.还原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
溴单质与二氧化硫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溶液中溴的颜色会褪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Br2+2H2O=H2SO4+2HBr,硫元素化合价升高(+4→+6),体现还原性,溴元素化合价降低,体现氧化性(0→-1),A项正确;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具有多重性质,可总结如下:
1、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相似,溶于水显酸性,可与碱等反应; 2、还原性:二氧化硫可与酸性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水、溴水等强氧化性的物质反应; 3、弱氧化性:二氧化硫可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单质等; 4、漂白性: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体现在可漂白品红等物质,
尤其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还原性是学生们的易混点。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溴水褪色体现的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是漂白性。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在 FeI2 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2Fe2++ Br2=2Fe3+ + 2Br-
B.碳酸氢钠溶液和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 2HCO3- + Ca2+ + 2OH-=CaCO3↓+CO32- + 2H2O C.向 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 溶液至SO42- 恰好沉淀完全: Al3+ + 2SO42- + 2Ba2+ + 4OH-=2BaSO4↓+AlO2- + 2H2O
D.过量 SO2通入到 NaClO 溶液中:SO2 + H2O + ClO- = HClO + HSO3-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选项,在 FeI2 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首先是溴水和碘离子反应,故A错误;
B选项,碳酸氢钠溶液和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少定多变”即澄清石灰水定为1 mol来分析:2HCO3- + Ca2+ + 2OH-=CaCO3↓+CO32- + 2H2O,故B正确;
B.漂白性
C.酸性
D.氧化性
C选项,向 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 溶液至SO42- 恰好沉淀完全,铝离子先生成沉淀,再是铵根离子反应: Al3+ + NH4++2SO42- + 2Ba2+ + 4OH-=2BaSO4↓+Al(OH)3↓+ H2O + NH3↑,故C错误; D选项,过量 SO2通入到 NaClO 溶液中,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会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物质发生反应的顺序是: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再生成沉淀的反应,再是沉淀不变的阶段,再是沉淀溶解的反应。
13.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2g白磷分子(P4)中含P-P键数为0.05NA B.1mol CH3+含电子数为8NA
C.标准状况下,22.4LSO3中含原子数为4NA
D.常温常压下,11.2LCO2气体通过足量Na2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答案】B 【解析】 【详解】
6.2g?6=0.3NA,A. 1mol白磷分子(P4)中含P-P键数为6mol,则6.2g白磷分子(P4)中含P-P键数为
124g/molA项错误;
B. 1个CH3+中含8个电子,所以1molCH3+中含电子数为8NA,B项正确;
C. 标准状况下,SO3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计算SO3中含原子数,C项错误; D. 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无法计算转移的电子数,D项错误; 答案选B。
14.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容量高、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能,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右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