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一例抑郁性神经症的案例分析报告

一例抑郁性神经症的案例分析报告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6:15:04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文章题目:一例抑郁性神经症的案例分析报告姓 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一例抑郁性神经症的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本文对一例初三学生的抑郁性神经症进行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解释和分析,并运用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与其它疗法进行心理辅导,促使求助者改变了错误的认知,以合理的思维代替了不合理的信念,恢复了自信心,形成了正确的自我意识,取得了较好的咨询效果。 一、一般资料

求助者:刘某,男,汉族,15岁,音乐特色班初三学生,无重大疾病史。父母经营一座加油站,生活优越,小时候由爷爷奶奶抚养,六岁是被父母接回,寄读实验小学,七岁时父母有生育一子。一到四年级成绩优良。父母对刘某抱以很高的期望,为了其更好的学习,在他开始读五年级时,父母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由母亲全心照顾兄弟俩,父亲则奖励了一台电脑。刘某很快迷上了网络游戏,不能自控,成绩开始大幅下滑,父亲一气之下没收了电脑。刘某也痛恨自己,下定决心好好学习,经过努力成绩有了较大进步,但没能达到原来的位置,父母经常责骂,抱怨其没出息,刘某也逐渐怀疑自己,产生了自卑情绪。小学升初中时,因成绩不理想未被试验中学录取,转而就读另一所学校的音乐特色初中班。

刘某因没考上理想的中学,一直陷于自责和自卑中。由于父母经常灌输“上重点中学,考重点大学,才有出息”的观念,刘某瞧不起现在所就读的学校,学习懒散,缺乏动力觉得未来一片灰暗。同学关系一般,有两个同学与其交往较深,但两人的父母因刘某的状态阻止里他们之间的交往。从此刘某便独来独往,寡言少语。回到家也异常沉默,总将自己关在房间,不愿与父母交流,总是很不耐烦的神情,对弟弟也是不理不睬。进入初二后,喜欢班上一位女孩,但遭到拒绝。从此,刘某更是一蹶不振,成绩退至倒数第三,丧失学习兴趣,老师、同学劝说无效,与父母隔阂,饭量减少,消瘦,流露出活着没什么意

1

思,但无自杀行为,睡眠状况不好,头痛,疲乏。在班主任的建议下前来咨询。 二、求助者自述

两年来对学习和人际交往失去兴趣,曾经自己非常钟爱的写作也懒得去写,上课总是发呆,瞌睡,不想做作业也很少交作业,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与父母沟通,见到弟弟很讨厌,觉得身边发生的一切与自己无关,感到活着真没意思。经常感到头痛、疲倦。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三、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父母主诉:刘某小时聪明、懂事,比较稳重,平时话不多,喜欢看书、写作,性格比较内向,从小不用多操心。就读进修学校音乐特色班觉得很没面子,因为原来没他好的同学也上了实验中学。在家不搭理我们,对弟弟粗暴,总说我们偏心。整个人没精神,饭吃的少,睡眠也不好。

老师反映的情况:学习没兴趣,上课经常睡觉、发呆,不交作业,谈话也没用,不过对语文还有点兴趣,作文写得不错,就是消极的东西比较多。和同学不怎么交往,对班集体活动也很默然。

咨询师观察的情况:求助者虽衣着整齐,上下均是名牌,但脸色苍白,眼圈有点发黑,眉头微皱,表情默然,不敢正视,动作语速缓慢、迟疑,声音低沉,回答较切题。 四.心理测验结果

SDS:70(标准分) SAS:56(标准分) EPQ:E、35;P、75;N、65;L、25

SCL-90中人际关系、抑郁分值分别是3.0和4.0,均呈现中等程度的偏离正常,焦虑分为2.5,呈现轻度偏离正常。 五.对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分析

1、生物因素:求助者处于青春期,认知水平低,情绪不稳定,心理问题容易泛化变为心理障碍。 2、社会因素:

1)负性生活事件影响;成绩下降,没有考取理想的学校,好朋友离去,被女同学拒绝。

2

2)必要的社会支持系统缺乏;幼时与父母分离,小学寄读四年,缺乏正常的父母关爱,与父母隔阂较深;没有知心朋友可以倾诉;老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偏重智育,忽视心育,没有及时给予心理上的理解和指导。

3)解决问题的技巧缺乏;如成绩下滑,不知如何有效的解决等。 4)没有得到理解和关注,缺乏正确的指导。 3、心理因素:

1)认知方面:由于生活经历,形成了一些负性的自动想法。如读重点中学,考重点大学才能有出息;好朋友离去、女同学的拒绝是因为他一无是处,老师同学看不起他,因此活着没意思;父母不喜欢他,偏爱弟弟,因为学习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值。

2)情绪方面:兴趣丧失,情绪低落,无助,对前途悲观。 3)行为方面:升入初中没有及时调整心态,任由自己学习散漫;没有寻求方法缓和亲子交往;好朋友的离去和女同学的拒绝没能正确对待,助长了无助感。

4)个性特征:性格内向,自幼没有受到充分的母爱,没有建立基本的信任感,寄读生活又让他缺乏父母正常的关注和照顾,一些负性事件使其自尊和自信受到损害,进入矛盾和冲突的青春期,其成长一直处于自卑和抑制状态中,这是求助者患病的深层原因。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1、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抑郁性神经症。 2、诊断依据:

1)、病程:求助者的症状已持续两年左右,在一年以上,得3分; 2)、精神痛苦程度:几乎无法摆脱,得3分;

3)、社会功能:受到较大破坏,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效率显著

下降,得2分;

三项得分相加为8分,大于6分,又因求助者的主导症状为自卑、兴趣丧失、无助、无望、无价值感等抑郁症状,故可以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

3、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

3

搜索更多关于: 一例抑郁性神经症的案例分析报告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文章题目:一例抑郁性神经症的案例分析报告姓 名:身份证号:所在省市:所在单位: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