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材料作文的拟题(简案)
材料作文的拟题
武冈二中 唐彩兰
【教学目标】
1.掌握材料作文拟题的基本方法。 2.学会拟写有新意的作文题目。 【教学重、难点】
拟写有新意的作文题目。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高考作文 )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
个萤火虫吧!(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 作文的的四大亮点:标题---------画龙点睛之效
开头---------先声夺人之势 结尾---------“回眸一笑”之功 卷面---------青春靓丽之态
二 明确拟题的重要性
(一)高考要求:题目自拟”是高考语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写作要求。
就高考作文评分细则看,没有写文章标题扣2分 。
从作文阅卷实际情况看,如果自拟了一个标题,它的好坏,其潜在的价值远远不止2分。 (二)文题价值:古人云:题者,额也;目者,眼也。
题好文一半,花香蝶自来。
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郑板桥)
(三)点评邵阳市第二次联考作文学生拟写的标题。 (四)小结:拟题常见误区 1、题目偏离了材料的限定。
2、题目过大,很宽泛,没有针对性。 3、标题过长,语言不简洁。(一而言,作文字数不宜超过15个字,说实话,8字以内最好) 4、 题目不新颖,缺少文采 拟题原则
切题;简洁;新颖;有文采 (过渡语)著名散文家秦牧也说过:“好的题目,总是概括性很强,饶有深意,引人深思,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下面了解五种基本方法 三、高考作文拟题方法: 第一种方法:找关键词句法
操作要领:以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核心语意)为题目。 材料: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英国作家戈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这一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根据你所确定的中心,拟标题。
拟题:可以提炼出的关键词有:童真、童心、童趣等,因此题目可以拟为《童真》、《童心》、《童趣》。
1
第二种方法:添加法
操作要领:1: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核心语意),2:用添加前后缀法、造句法扩充标题。 此类方法拟出的题目通常就是文章的观点。 对材料1中的题目进行二次加工。 《保持一颗童心》《守护童心》《爱护童真》《遗失的童真》《童心不泯》《童心之殇》
第三种方法:修辞润色法
操作要领:1:从材料中提炼出关键词句(或:核心语意),2:围绕核心语意发挥想象和联想,充分利用各种手法拟题。 作文拟题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 2比拟 3反问 设问 4双关 5对比 6对偶 7夸张 8呼告
1.“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2.“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 3.“生态”话题——《老鼠对猫的秘密挑战书》 4.“故乡”话题——《千年月色万年情》 5.“文化”话题——《文化快餐真的不足取吗?》 6.“青春”话题——《长发长,短发短》 7.“关爱”话题——《不要在冬天砍倒一棵树》 8.“环保”话题——《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 标题1,明喻;
标题2,暗喻。二者均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 奇,生动形象。 标题3,拟人,色彩鲜明,表意丰富。 标题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标题5,反诘,加器强语气,增强效果,发人深省。 标题6,对偶,表意凝炼,琅琅上口,抒情酣畅。 标题7,双关,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标题8,呼告,语气有力,振聋发聩。这些题目,
由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所以象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又象一块块磁石,吸引读者的心。
第四种方法:引用化用法
即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流行语、广告词、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
1.“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
2.“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
—— 一只小鸟的心声》 4.“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5.“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6.“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 7.“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
8.“学习”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标题1、2都是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
2
? 标题3、4、和5分别引用和化用大家熟悉、喜欢的歌名,活泼而有趣。 ? 标题6、7引用的都是影视剧名,新颖而别致。
? 标题8则是引用经典名言,典雅而深刻。这些标题,贴近生活,使人喜闻乐见,倍感亲切。
请同学们用修辞润色法、引用化用法为材料1拟写3—5个题目 (
四、课堂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运用保险拟题法和创新拟题法拟3—5个标题。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高尔基论青年》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乏味,愈久愈深。——程颐
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根据你所确定的中心,按照题干要求拟题。
中心:高尔基的话论述的是书籍的作用,从正反两面进行论述;程颐也用对比,强调读书的意义和影响。可见本材料可以从正面探讨读书的价值、意义,书籍的作用等;也可以从反面说明不读书的危害、根源、解决办法等。核心语意是“阅读”、“书籍”。
五.课堂总结
文好题一半,拟题须思考。 比喻和拟人,生动不深奥。 添补和引用,方便又奇妙。 方法用得好,读书少不了。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