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疫学与微生物学》
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作业一
1.课程名称: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2.适用专业:临床专科
3.选用教材:夏克栋主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2009年5月。
医学免疫学部分
绪论、第1章至第7章、第9章
一、名词解释 1. 抗原 2. 抗体 3. 补体 4. 调理作用
5. 细胞因子(Cytokine,CK) 6. ADCC
二、填空 1. 2. 3. 4. 5. 6. 7. 8. 9.
免疫的三大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________________。 Ig的水解片段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IgG类抗体的生物学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IgM类抗体的生物学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SIgA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干扰素的概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来源和结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第 1 页 共 5 页
10. 常见的抗原提呈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11. 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等,分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2. T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13. B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14. HLA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15. 16. 17.
三、论述题
1. Ig的生物学作用。
2. 列表比较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异。
3. 比较HLAI类分子和HLA-II类分子的结构特点、分布及功能。 4. 列表比较机体初次和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应答有何不同。
T、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被动免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主动免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作业二
1.课程名称: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2.适用专业:临床专科
3.选用教材:夏克栋主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2009年5月。
医学微生物学部分 第1章至第21章
第 2 页 共 5 页
一、名词解释 1. 微生物 2. 质粒 3. 毒血症 4. 正常菌群 5. 肥达反应
二、填空
1. 革兰氏染色的方法中最关键的步骤是__________,染成红色的是______菌,染
成紫蓝色的是______菌。
2. 当要研究细菌的形态、染色性及生理特性时,应取__________期的细菌。 3. 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4. 具有医学意义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5. 常见的湿热灭菌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6. 能侵袭细菌、螺旋体、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是_____________。
7. 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8. 细菌的变异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等。
9. 细菌的致病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 10. 菌血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葡萄球菌的所致疾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12. SPA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在医学上
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13. 链球菌引起的疾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 14. 志贺菌的致病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所
致疾病称为_____________。
15. 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
结果判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_____________菌能在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白凝固,
产气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气势汹涌,称为_____________。
17. 说明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和恙虫病的病原体和传播媒介分别
第 3 页 共 5 页
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8. 没有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态性,能通过滤器,可用人工培养基培养的一类最小
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论述题
1. 细菌有哪些基本构造和特殊构造?各构造各有何意义?? 2. 列表比较G+菌与G—菌的细胞壁的异同。 3. 试述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方式。 4. 列表比较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
大理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课程作业三
1.课程名称: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2.适用专业:临床专科
3.选用教材:夏克栋主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2009年5月。
医学微生物学部分 第22章至第32章
一、名词解释 1. Dane颗粒 2. 裸露病毒 3. 缺陷病毒
二、填空
1. 病毒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从其结构上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
2. 病毒衣壳的对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 HBV患者抗原抗体检查中“两对半”的指标是指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第 4 页 共 5 页
4.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传播媒介是_____________,主要
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
5. 白色念珠菌的形态染色特点是_____________,所致疾病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 新型隐球菌的形态染色特点是_____________,传染源是_____________,传
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
7. 多细胞真菌由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无性孢子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常用______________培养基培养。
8. HIV的传染源为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9. 可以在神经节建立潜伏感染的病毒是______________。
10. 单纯疱疹病毒的传染源为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感染通常表现为________感染、________感染和________感染。 三、论述题
1. 试述病毒是如何增殖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2. 试述流感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3. 试述乙肝“两对半”检测的内容及意义。
4. 试述HIV的形态与结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主要是什么?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责任教师:张雷
联系电话:13987230854
2012年1月
第 5 页 共 5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