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师整理)最新化学中考复习《盐和化肥》精品教案
第7讲 盐和化肥
【教学目标】
1. 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性质和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 能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3. 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4. 了解常见的化肥及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 盐的化学性质 2. 化肥的分类
【教学难点】 盐的化学性质
1
知识点睛
考点一 常见的几种盐和性质
1. 盐:
(1)定义:由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 (2)分类:①按照金属离子种类分为:钾盐、钠盐、钙盐、铵盐等;
②按照酸根离子种类分为:盐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等。
2. 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盐: a. 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
(1)物理性质:纯净的食盐是一种无色的晶体,熔沸点高,易溶于水,食盐的水溶液有咸味。
(2)特性:——潮解
不纯净的家用食盐通常含有MgCl2、CaCl2等杂质,因而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潮,这一现象是潮解。
(3)化学性质:NaCl+AgNO3(4)主要用途: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家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工业上制盐酸、氢氧化钠、金属钠等。 b. 纯碱——Na2CO3
(1)物理性质:无水碳酸钠是一种白色的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为碱性。 (2)化学性质:Ca(OH)2+Na2CO3(3)碳酸盐的鉴别:
取样品后加入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再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碳酸盐。
(4)俗名及主要用途: 俗名:纯碱、苏打
用途: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工业上;家用蒸馒头或洗涤衣物。 c. 碳酸氢钠——NaHCO3
2
AgCl↓+NaNO3
CaCO3↓+2NaOH
(1)物理性质:白色细小晶体,可溶于水,水溶液呈微碱性。 (2)化学性质:
①受热易分解:2NaHCO3②与稀酸反应:NaHCO3+HCl(3)俗名及主要用途: 俗名:小苏打
用途:焙制糕点、治疗胃酸过多。
d. 汉白玉、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aCO3 (1)碳酸钙是建筑材料,制造水泥
(2)碳酸钙与酸反应(实验室制取CO2):CaCO3+2HCl(3)碳酸钙高温分解(工业制取CO2):CaCO33.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定义:有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D
AD+BC
CaCl2+H2O+CO2↑
Na2CO3 + H2O + CO2↑
NaCl + H2O + CO2↑
CaO + CO2↑
条件:①反应物:必须溶于水或能相互溶解 ②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
③生成物:必须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 4. 盐的溶解性:
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在水中间。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碳磷酸盐多不溶,可溶只有钾钠铵。
考点二 盐的性质
1. 盐+金属→新金属+新盐
发生的条件是:盐可溶,而金属必须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的前换后(K、Ca、Na不能与盐反应置换出其它金属)。例:Zn+CuSO42. 盐+酸→新酸+新盐 例:AgNO3+HCl3. 盐+碱→新碱+新盐
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例:2NaOH+CuSO4
ZnSO4+Cu
HNO3+AgCl↓
Na2SO4+Cu(OH)2↓
3
4. 盐1+盐2→新盐1+新盐2
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都可溶,而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例:BaCl2+CuSO4
BaSO4↓+CuCl2
考点三 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检验一般方法中注意:①选择合适试剂,要根据离子间的特殊反应确定试剂;②防止存在干扰,防止共存离子之间的相互干扰;③用已有的离子排除与之不能共存的离子。要求: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叙述规范。
离子 H+ OH- Cl- SO42- CO32- Cu2+ Fe3+ 加入试剂 紫色石蕊试液、较活泼金属 无色酚酞 硝酸银溶液及稀硝酸 硝酸钡溶液及稀硝酸 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NaOH溶液 NaOH溶液 主要实验现象 变红色、有氢气产生 变红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蓝色沉淀 红褐色沉淀 考点四 粗盐的提纯
粗盐中还有较多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1. 粗盐提纯的原理:(1)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
(2)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可溶性杂质。
2. 实验步骤:
(1)溶解:将粗盐逐渐加入盛有水的烧杯,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所得食盐水浑浊。
(2)过滤:过滤粗盐水,如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过滤的实验仪器有:烧杯(两个)、漏斗、滤纸、玻璃棒、带有铁圈的铁架台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