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7-3重力学案 - 图文
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力 第3节 重力
§7-3 重力
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向空中撒开的鱼网,要飘落到水里;向空中抛出的石块,最终也会落向地面……
学点二:重力的大小
提出问题:
(1)托起质量不同的物体,会感觉所用的力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 (2)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们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如何测量重力的大小?
(2)注意观察什么,记录哪些物理量?
(3)如何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生活中,你可以随处发现像上面一样的例子。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ravity),通常用字母G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学点一:重力
思考讨论:
(1)在足球比赛中,一前锋队员面对对方的守门员,用脚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使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哪一个?
(2)列举生活中物体受到重力的实例,并说明其作用。 归纳总结:
1.由于地球的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 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想想议议 飞机投放的物资,受到地球对它的重力作用,会落向地面的目的地。 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证明重力的存在吗? 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个什么样子?
(4)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连接这些点。观察得到的图象思考: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有什么关系?
归纳总结:
1.重量:重力的 叫做重量。 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
3.计算公式: 。公式中重力的单位是 ,质量的单位是 ,因此比值g的单位是 ,符号是 。其中,比值g的大小g= ,物理意义是 。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 。 学点三:重力的方向
活动:用一细线把钩码悬挂起来,观察钩码静止时细线的方向是怎样的? 问题: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为什么不能说成“垂直向下”?
§7-3 重力学案 1 / 3
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力 第3节 重力
应用:在细线下系一个重物就做成铅垂线,用它可以检查建筑物的墙、门、窗是否竖直,利用的是重力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若把铅垂线的上端系在垂直的木架上的O点,如图所示,就成了一个水平器,当铅垂线与水平器上的刻线垂直时,它所在的平面就是水平的。
学点四:重心
想一想: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物体重力的作用点在什么位置?
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个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center of gravity)。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图7.3-6)。
找一找:你知道这些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什么位置吗?
归纳总结:
1.重力的方向: 。
议一议:如何确定形状不规则、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呢?
2.用一根细线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细线下垂的方向跟 的方向一致,这样的线叫做 。
3.铅垂线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 ; (2) ; (3) 。
提出问题:什么是重力的三要素?如何画重力的示意图? 归纳总结:
1.重心: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 ,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2.重心的位置:跟物体的 和 的分布有关。
(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在 。例如,方形薄板的重心在 ,球的重心在 ,粗细均匀的直棒的重心在 。
(2)质量分布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可以用 来确定。
3.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 ,也可以在 。例如,一个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铁环的重心就不在环上。
4.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 上。
例:如图1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请在图中画出橡皮此时所受重力及绳子对橡皮拉力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工人用200 N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将
§7-3 重力学案 2 / 3
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力 第3节 重力
一个物质量为30kg的木箱推上斜面.请作出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推力的示意图。(g=10N/kg)
学点五:重力的由来
图2
图1
加林乘坐载人飞船进入太空;
1969年7月20日,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陆月球(图7.3-9); 1971年4月19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载人空间站——礼炮1号空间站;……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我国送入太空的第一位航天员;
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我国迈出了航天深空探测的第一步; 2011年9月29日,我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图7.3-10),开始了我国建立空间站的探索之路;
……
俄罗斯学者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现在,科学家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太空中的多个星球。展望未来,你对探索星空有哪些设想?
活动:用一根细线系住一块橡皮,抓住细线的一端用力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这时,你会觉得橡皮需要用线拉住才不会跑掉(图7.3-8)。剪断细线,橡皮还能继续这样运动下去吗?
思考:月亮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没有细线,拉住月球的力是什么力呢?
牛顿认为,地球和月球之间存在互相吸引的力。正是地球吸引月球的力,使月球绕地球转动而不会跑掉,这个力跟地球吸引它附近物体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在这个基础上,牛顿精心研究了历史上许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发现: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尘埃,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universal gravitation)。 正是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引力,使得水向低处流、抛出的石块落向地面……
归纳总结:
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 ,小到 ,都存在 ,这就是万有引力。 科学世界
飞出地球
人类一直向往插上翅膀,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要克服地球引力的束缚去太空旅行只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终于有能力离开所居住的星球去探索太空。自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以来,在短短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
§7-3 重力学案 3 /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