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浏阳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地理+Word版含答案
命题人:杨 强 审题人:欧云峰 时量: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共30小题,每题2分)
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上映后引起巨大反响。影片讲述地球人试图从遥远的潘多拉星球开采矿产以解决地球的能源危机而与“纳美人”(潘多拉星球的土著人)发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据此完成1~2题 1.假如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在宇宙中是存在的,那么它不可能属于 ( )
A.总星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太阳系 2.影片中地球人在“潘多拉”星球行动时需要带氧气罩,证明其大气不适合我们呼吸。下列与地球大气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C.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D.地球的昼夜更替周期适中 右图为近地面(虚线)和大气上界(实线)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雨后“彩虹”中的各种颜色的光,分布在图中的( )
A.A所对应的区域 C.C所对应的区域
B.B所对应的区域 D.ABC各所对应的区域
4.人类生产活动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会使大气吸收( )
A.A部分增大 C.C部分增大
B.B部分缩小 D.C部分缩小
已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图示意日地距平比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读图完成5~6题。 5.日地距平比由a变至b期间,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A.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 B.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
C.长沙地区气温逐渐降低 D.长沙地区昼变短夜变长
6.当日地距平比为b时,长沙日出时间最有可能接近于几点钟(
)
B. 6时
C. 7时
D. 8时
A. 5时
世界末日论者宣称地球将在2012年发生重大灾难,而巧合的是大阳活动将逐渐增强,黑子数于2012
1
年左右达到峰值。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导致有线电话通信中断
C.太阳风使地球高纬地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D.太阳黑子发出的电磁波扰动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
B.产生潮汐,促进大气运动和水循环
8.在“黑子峰年”(黑子数达到极大值的年份),下列行为能有效防范其影响的是( )
A.增加户外活动,增强皮肤的活力 C.消除“宇宙垃圾”,保持太空清洁
B.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应急准备 D.扩大电信网络建设,保持网络通畅
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了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类型。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据分析,此处的花岗岩体形成距今不到1亿年,在花岗岩体的外围出露的是距今5亿年至4亿年的沉积岩地层。阅读材料,回答9~10题。 9.造成花岗岩体千疮百孔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风力侵蚀 C.风力沉积 D.流水侵蚀 10.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B.沉积岩与花岗石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C.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 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
地质学家经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实线为纵波,虚线为横波)(
)
12.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此时震中附近船只上的人会感到( )
A.只上下颠簸 B.只前后、左右摇晃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13.海啸的形成原理可概括为:“俯冲板块向上覆板块下方俯冲运动,上覆板块缓慢变形,不断积累弹性能量,最终达到极限,上覆板块弹起,形成巨大水柱,向两侧传播,形成海啸。”读下图四幅图,你认为能
2
正确表示海啸形成顺序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甲→乙→丁 D.丁→丙→乙→甲
读右图地质构造图,完成14~15题。
14.下列地区的地质构造与图中④处不同的是( )
A.渭河平原 C.东非大裂谷
B.汾河谷地 D.长江三峡
15.造成⑦处易成谷地的内因为( )
A.岩石坚硬 C.张力影响
B.挤压力大 D.侵蚀作用
读右侧河流图,回答16~17题。
16.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曲流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左图中( )
A.乙为凸岸堆积,丙为凹岸侵蚀 B.乙为凹岸侵蚀,丙为凸岸堆积 C.乙为凹岸堆积,丙为凸岸侵蚀 D.乙为凸岸侵蚀,丙为凹岸堆积
17.左图中有关河曲地貌、弯道速度(参照右图)、外力作用和沿岸人类活动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a -侵蚀一兴建深水港 B.甲-e -沉积一兴建仓库 C.乙-a-沉积一种植农作物
通常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右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的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据此回答18~19题。
18.图中丁曲线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D.乙-c-侵蚀一修筑防护堤
3
B.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C.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D.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太阳辐射越多
19.图中最可能表示清晨(日出之前)大气垂直气温分布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示意图(下图),完成20~21题。
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诗词歌赋描写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蕴含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回答20~21题。 20.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中 ,与“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21.“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此诗形象地描绘了( )
A.江南地区的伏旱 B.城乡习俗的差异 C.城乡太阳辐射的差异 D.城市热岛效应 每年冬天,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左图);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右图)。据图完成22~23题。 22.左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
A.防太阳暴晒 B.防病虫害
C.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D.防洪、防涝
23.右图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
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读图完成24~25题。
24.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面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时,则此时为( )
A.午后2时左右
B.午夜前后
C.日出前后
D.正午前后
25.此图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