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

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6:09:17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

篇一:二十四节气的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的民间风俗(精美古画配图)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我国古人对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十分科学、准确,是多少先辈经验的总结,并传下了古画以提醒四季的耕种。 立春

立春,是24节气第一个节气。

第 1 页 共 18 页

“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雨水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

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惊蛰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

第 2 页 共 18 页

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春分

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

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清明

清明,是中国的24节气第五个节气。

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左右。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篇二:中华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 中华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千年来,

第 3 页 共 18 页

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

长河里,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物质文化资源,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传承的传统文化。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农业。智慧而又勤劳的华夏儿女在实践中不断对自然认识并总结出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就是集结了众多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难背出二十四节气歌,有的甚至不知二十四节气为何物,但二十四节气却“默默”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一套时间体系。

二十四节气源于我国的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期,聪慧的古人利用土圭测日的方法,定下了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大节气。之后,通过农业生产的实践,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成确立,成为指导农事活动的重要依据,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除了指导农业生产外,业已潜移默化为中国大众灵魂深处的一种情结。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成为了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已融入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民间盛传的“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等说法,正是这些节令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

第 4 页 共 18 页

活动的具体展现。同时,我们还可以从一种文化的切面来触及一个节气:立春的迎春祭祀、雨水的中华雨文明、惊蛰的春耕图腾、清明的家国情怀、谷雨的茶文化??20XX年5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农历二十四节气”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20XX年4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

二十四节气,不只是我国传统生活方式的诗意呈现,更体现着古人的哲学思想。本课程从历法气象、习俗活动、养生保健、应时食谱、诗词谚语等方面,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介绍,描绘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精妙绝伦的生动画面。带领读者追溯中国悠远农业文明源头,并感受从远古开始就存在于中国文明中的自然属性。 第一讲二十四节气概述 智慧与勤劳的象征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远古时代开创的一种历法, 反映了一年中自然现象和农事活动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

第 5 页 共 18 页

搜索更多关于: 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二十四节气民俗活动 篇一:二十四节气的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的民间风俗(精美古画配图) 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