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如何使信息技术优化课堂(论文)
如何使信息技术优化课堂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时代,作为一名新兴的老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势在必行的趋势。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需要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优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声、像、图、文”来创造教学情景,使笼统、空洞、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灵活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让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就此问题,谈谈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对事物有了美感,也就变“苦学”为“乐学”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那么要怎样才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这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探索的主题,改变教学态度、改变教学方法等等。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出现,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第一、信息技术手段进入课堂,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给学生带来了新颖性。通过显示屏展示的一副副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那高质量的音响特效唤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劲头,那变化有序的文字不再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单调和枯燥乏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起到强烈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一股学习的动力。例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 时,我使用了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先在屏幕上出示“美丽的校园”,用动画突出学校自动门上的角、花坛周围的角、球框上的角、迎风飘扬的红旗上的角、屋顶上的角??并加上优美的轻音乐,瞬间就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使同学们产生强烈的猎奇心,同学们对于老师要上的数学课充满了渴望,学习热情高涨。
第二、信息技术进入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实践证明:当学生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产生了兴趣以后,他们将会有比较高的学习激情。这时,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教师)就应该为他们创设各种各样条件,使他们自觉、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分一分》时,我先用动画引出现猪八戒和孙悟空分西瓜的故事。故事里由于孙悟空没有学过平均分,它把西瓜分成了三份,师兄弟产生意见,为了搞好团结,共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那就需要同学们动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急切地想知道下面的内容。他们就会专心致志地、深入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这方面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或疑惑时表现出顽强、坚毅的探究精神。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在数学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不仅可以使一些让老师难教、学生难懂的概念、法则、公式在学习上教学简单化、形象化、具体化,也可以方便教师更好地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化抽象为简单。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优化和练习,而且不断巩固新知识。
(1)在概念、法则、公式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加感性地掌握知识。在课堂上,老师积极地组织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让学生进行适当的思考、讨论、操作、答问、质疑、总结。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知识,发展思维、提高了能力。例如在教学角的含义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校园情境图,让他们自己发现;然后师组织大家找找生活中类似的东西,最后大家发现我们的“角”是怎样的呢?由生自己发现并归纳:角有两条直直的边和一个尖尖的顶点。
(2)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有助于教师解决重点、难点。如在“用厘米做单位测量长度”一课中,教学重点是用尺子进行测量,认识长度单位;教学难点是建立1厘米的正确表象。这些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比较抽象、空洞,我应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教学中边讲解边演示,电脑出示1厘米的物体有多长,并与学生操作相结合,由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实践知识,诱发启示学
生,为他们创造了优良的思考问题的环境,促进他们开动脑筋,使所有学生都去思考问题,除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以外,我还让生用直尺测量手指的宽度,并用另一只手去摸一摸。通过生动的演示使学生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生活走进课堂。
数学本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了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知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对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从而架起桥梁,使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日常生活实际的素材。例如,我教学二年级 “综合实践—赶场”一节时,播放热闹的集市的情景。集市上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如:卖菜、卖包子??。问:请你结合场景提出数学问题。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各自提出自己的问题。 创设生活情景,突出主体地位。把教材上的内容与生活中的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日常生活,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例如,我在教学“测量长度”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把静止的画面变成生动的场景,在生动有趣的生活中学生加深了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学会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 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总之,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发挥其主导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提供丰富的数学信息资源,让学生从烦琐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气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