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徐州市素质教育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22. ()是全党全国长期坚持的中心任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所谓“功利性目标”,
仍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B) 经济建设
23. 学校教育与()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A) 社会教育
24.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方面来,实现课程
内容的“素质化”。(A) 素质发展
25. 教育要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素质的发展,必须通过青少年儿童的内部原因,即()才能实现。115
(D) 内部矛盾
26. ()是提高个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人们更好地认识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
义。 (D) 思想道德素质
27.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地学习。(D) 创造性 28. ()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精
心设计教学。(B) 个别化教学 29. 在素质教育具体方法体系中,教育者的首项任务是如何对()进行科学取舍和深刻加工。166
(C) 教育内容
30. ()是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明显特点。156
(D) 人才综合培养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20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竭力躬行,托以致远这是教育本质要求的一种体现,具体来讲应坚持做到()。164 (A) 教育者要有开阔的心胸和远大的视野,甘愿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智慧,无私地做学生超越
自己的阶梯,自觉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B) 教育者要积极挖掘一切教育潜力,尽自己的全部责任,为所有特殊学生的培养教育探索道路
、研究方法、寻找对策,为他们顺利踏上自主健康成长之路贡献力量 (C) 教育者躬行方向主要是深入研究各种现实问题,以增强托起的力量
2. 我国原有教学存在弊端较多,但从素质教育基本思想的角度看,主要是()等方面。152
(A) 过多关注于教 (C) 忽略学生的主体性 (D) 曲解健康成长的内涵
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具有的相对明确的标准是()。21 (A) 志向追求明确 (B) 兴趣爱好拓展
(C) 思维活跃敏锐和信心勇气倍增 (D) 提高创造智慧
4. 与全面振兴国家的要求相比,目前人们思想素质还存在的一些差距是()。29
49
(A) 认识偏颇,观念陈旧 (B) 社会公德不足 (C) 良心约束无力 (D) 视野短浅
5. 采取多种途径、方法和手段进行知识传授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7
(A) 再有价值的知识,如果不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教育活动就会徒劳无功
(B) 知识传授过程要力避单向、俗套、固定,应充分运用启发诱导、民主交流、互动研究等开放
性的教学方法
(C)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整合教育资源,全方位向学生传授有益于他们的素质形成提高的各 种知识
(D) 不能局限于老师固定的口耳传授,要极大地拓宽教育领域,开辟新的教育途径 6. 教是促进自主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140
(B) 教育是自主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C) 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地成长 (D) 每个人潜质里都有主动成长的特性 7. 社会文化的核心包括()体系。88 (A) 社会价值 (B) 社会规范
8. 促使知识深刻内化的保障措施有()。15
(A) 架设师生全面沟通桥梁,提供信息共享平台 (C) 开辟校内外实践基地,创造知识深刻内化条件
(D) 运用实验实习教学,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训练,搭建知识深刻内化舞台 9. 脉络贯通具体包括的含义是()。169
(B) 对学科(专业)知识系统进行融会贯通和整体把握,准确判断其体系结构、精髓要点,正确
把握各部分知识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作用
(C) 打通各学科(专业)之间的知识界限,从更高层次、更新角度把握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总
貌和它们的内在关联、区别
(D) 把握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的有机联系、主要区别
10. 高等教育研用有得的范围更是广泛,可以是(),还可以是某方面知识体系创立的研用有得
等等。172
(A) 某学科、专业知识空白点补充完善的研用有得 (C)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用有得 11. 校风包括()、考风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11 (B) 教风 (C) 科研风气 (D) 学风
12. 素质教育目标设计的依据主要从()方面考虑。111
(A) 理论依据 (C) 政策、法律依据 (D) 现实依据 13. 素质教育的灵魂是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94 (A) 爱国主义 (C) 集体主义 (D) 社会主义思想
14.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途径具体到教学过程,应注意()等几个方面。22 (A) 在教学模式上,推行普及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B) 在教学组织上,实行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相结合 (C) 教学保障上要努力提供相应措施
(D)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统一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相结合
50
15. 素质教育概念应该把握的要点是()2
(A) 它清晰地揭示了素质教育极其丰富复杂深刻的内涵,囊括了自素质教育提出以来整个教育研
究过程形成的主要共识性观点
(B) 把素质教育与以往各种教育从本质上区别开来,有助于化解和消除长期出现的各种对素质教
育的认识困惑与思想迷惘
(C) 从总体上为所有从事教育的人们今后“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指出了重要的努力目标、 方向
(D) 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外延
16. 教育新思路构建的方法和模式主要是()。177
(B) 教的内容鲜活 (C) 教的效果激活 (D) 教的方法灵活 17. 素质教育的“大课程观”是()。126 (A) “大教育”的组成部分
(B) 适应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需要的新观念
(C) 主要包括以实现人类文化传递和再生产为目的的学科课程 (D) 以潜移默化为途径的隐性课程
18. 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框架中,素质教育目标按照动作技能领域来分可分为()。109 (A) 健康和运动知识 (C) 生活习惯 (D) 运动技能
19. 在现有课程中难以容纳的内容中,当前亟待充实的内容主要是()。122 (B) 营养教育 (D) 心理健康教育
20. 符合素质教育目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而且是一个包含许多具体方法
的方法系统,具备()等明显的特点。199
(A) 以心理科学为基础,对现有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或改造 (C) 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D)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否) 2.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是) 87
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基本途径是一对一教学和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否) 22 4. 为了保证传授知识具有更高的价值,教育者必须努力做到用实际言行证明自己传授的知识的
正确性、有效性,绝不应在学生面前用自己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否定传授知识的价值与效用。(是)
5.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准绳,它决定社会精神文
明乃至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是) 27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否) 61
7.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
灵活性的。(是) 15
51
8.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17
9. 地方课程开发主体主要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授予区、县、学区以一定
的权力,调动其参与开发的积极性。(是) 133
10.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努力构建带有自己教育风格的教育模式,就是向“科研型”教师乃至
教育家前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 251
11.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教育体系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102
12. 独立人格素质作用于社会生活,来源于社会生产和劳动。(否) 54
13. 素质教育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之分,层次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是) 250 14. 校风,包括教风、学风、考风、科研风气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是) 11 15. 一个人最终素质的高低往往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单位是密切相关的。(是)
16. 个别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精心设计教学。(是) 191
7. 素质教育职能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是) 80 1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是) 190
19. 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的基本属性是它的传播性和实用性。(否) 192 20. 用大目标牵引,是启发学生深入系统探索前进的重要方法。(是) 174
21.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
(是) 95
22. 集体学习要鼓励学生按个人愿望、兴趣、爱好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形成特质,充分释放个
性和发挥潜能,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枝叶茂盛。(否) 23
23. 要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整顿校风、美化校园、提高教师素质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是)
24. 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否) 45 25. 作为人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总和,人的潜能包含着对人的活动产生积极影响的可能性,
蕴藏着人的无限丰富的创造性和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是) 83 26. 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是) 27.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是) 28. 教育内容中的综合和分科是严重对立,无法统一的。(否) 118 29.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 67 30. 不接受教育的人,先天遗传好、个人志向高的话也是有可能成为高素质者的。(否) 140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 ()的重要职能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A) 素质教育 (B) 目标教育 (C) 成人教育 (D) 高等教育
5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