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淮安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
江苏省淮安市2019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20184?淮安)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A.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C.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考点: 声音的产生.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 解答: 解:
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产生的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了解,以及物理学法中的转换法的应用. 2.(2分)(2018?淮安)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折射形成的是( ) A. [: B. C. D.
日食美景
天空彩虹
耀眼幕墙
林间光柱
考点: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
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解:A、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B、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高楼外的玻璃幕墙很刺眼,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D、林间光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
点评: 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
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3.(2分)(2018?淮安)给出的四组能源中,均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 A. 太阳能、水能、风能 B. 天然气、石油、氢能 C. 地热能、核能、煤炭 D. 潮汐能、核能、石油
考点: 能源的分类.
专题: 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在自然界短时间就能得到补充的是可再生能源;不能及时补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
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等.
解答: 解:
A、太阳能、风能、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故A符合题意; B、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不符合题意; C、核能、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不符合题意; D、核能、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了解和掌握. 4.(2分)(2018?淮安)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考点: 刻度尺的使用.
专题: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
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解答: 解:
A、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此方法错误;
B、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此方法错误;
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此方法正确; D、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此方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刻度
尺要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
5.(2分)(2018?淮安)如图所示,漂浮在液面上的苹果处于静止状态,其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 )
A. 苹果对地球的引力 C. 苹果对液体的压力
;.
B. 液体对苹果的浮力
D. 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
考点: 平衡力的辨别.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要判断是否为平衡力,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答: 解:A、苹果对地球的引力和苹果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合题意;
B、液体对苹果的浮力和苹果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符合题意;
C、苹果对液体的压力和苹果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合题意; D、液体所受到的重力和苹果的重力,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目考查了平衡力的判断,看学生能否跟二力平衡的条件来识别平衡力,难度不大,但需要细心. 6.(2分)(2018?淮安)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考点: 分子间的作用力.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解答: 解:A、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用一个新型的实际特例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分子动理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成立的,不要
受问题变化的影响.
7.(2分)(2018?淮安)正常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导致乘车的人向前倾的原因是( ) A. 乘车人受到向前的力 B. 没有动力汽车就停止运动 C. 乘车的人具有惯性 D. 汽车具有惯性
考点: 惯性.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 解:水平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车上的人下半身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状
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会向前倾.因此,发生这一现象是因为乘车的人具有惯性. 故选C.
;.
..
点评: 此题通过常见的现象考查了对惯性的理解和应用.在解释时,要将物体按运动状态分成两部分:发生改
变的和不变的.
8.(2分)(2018?淮安)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导体ab发生偏移.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B.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C. 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D.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考点: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专题: 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由图可知电路中有电源,当开关闭合后,导体ab就成为通电导体,处于磁场中,会受到磁场的作用,
故可以验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故选:D.
点评: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这是电动机的原理. 9.(2分)(2018?淮安)拖拉机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是利用水具有( ) A. 较低的凝固点 B. 较大的比热容 C. 较差的导热性 D. 较好的透明性
考点: 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 专题: 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
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解答: 解: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拖
拉机发动机用循环流动水进行冷却.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及应用的了解和掌握. 10.(2分)(2018?淮安)如图所示,是感应式电能表的示意图,与其技术参数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常工作时额定功率为220V C. 正常运行的最大电流为10A
考点: 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
;.
B. 每转2圈电路耗电为1kW?h D. 电路消耗的电能是2486kW?h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