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病理学

病理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9 5:30:08

病理学: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从而探讨患病畜禽的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疾病: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争斗过程,并表现机体生命活动障碍,在畜禽并可以导致其经济价值降低 疾病的分类、1按发病原因

传染病: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体内进行生长、繁殖而引起具有传染性疾病(猪瘟、新城疫、炭疽)

寄生虫病:由寄生虫侵入机体而引起的疾病(蛔虫病)

普通病:一般性致病因素引起的内、外、产科疾病(外伤、难产、肠胃炎) 2按疾病的经过 急性病、慢性病

3按患病器官:消化系统、呼吸、泌尿、营养、运动 病程: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

完全痊愈:患畜由病理调节转为生理调节,疾病症状全部消失,受损器官的机能形态结构、生产力和经济价值也彻底恢复

不完全痊愈:主要症状消失,机能未完全恢复,遗留疾病残迹

死亡:机体破坏后,不适应生长环境,最后呼吸和心跳停止。有病理性死亡和生理性死亡 疾病发生的 外因:

生物性,特点:致病性具有选择性有严格传染途径和作用部位;致病作用由致病因素产生的毒性物质和机体抵抗力感染性决定;具有特异性;作用整个疾病过程具有传染性

化学性,特点:短暂潜伏期;对机体毒害作用有选择性;作用结果取决于性质、结构、剂量、排毒

物理性:特点:对组织没有选择性;无潜伏期及前驱期或很短;只能引起发生不参加进一步发展;转归方式病理状态

营养性:特点管理不当;饲料营养物质不均衡 内因:感受性和抵抗力

代偿:在疾病过程中,一些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受到破坏或机能发生障碍时,体内另外一些组织器官加强机能以适应新的条件的现象 肥大:代偿过程中某些器官或组织细胞体积变大或数量增多,使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是代偿的表现形式之一

修复:机体以各种补偿性生长,使受损的组织或器官恢复原来的机能,使死亡的细胞由新生细胞来补充的过程

再生:机体细胞或部分死亡消失后,由其残留部分生长出新的组织、细胞,以恢复原来的组织结构和机能的现象 动脉性充血(亦称潮红):在某些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发生扩张,流入血量增多,引起组织或器官内血量增多 静脉性充血(淤血或发绀):局部组织或器官内,动脉输入血液量正常,而静脉回流受阻,引起静脉内血液量增多

原因1静脉受压;2静脉阻塞;3静脉管壁舒缩机能障碍。淤血常见于心力衰竭 病理变化:组织、器官呈暗红色或蓝紫色,体积增大,机能减退,表温降低 出血:指血液流出血管外,流出体外叫外出血(咯血、呕血);积于体内的叫内

出血(体腔积血、血肿、血点、瘀点) 种类有破裂性出血、渗出性出血 血栓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血栓: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凝结成的血块

形成过程: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在血管中形成的“轴流”被破坏后,血小板析出,凝集在血管外膜上形成初始血栓,反复多次加之白细胞凝集形成白色血栓,白血栓周围形成漩涡,血小板和白细胞析出形成小梁,随着血小板的崩解释放凝血因子,在周围产生大量固体的纤维蛋白形成网状结构网住红细胞,形成典型的混合血栓

特点:不是所有的血栓都有头体尾,动脉形成白血栓,血型不合会因抗体形成红血栓

萎缩:机体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由于其所含的实质细胞的体积或数量的减少,而导致其本身体积的缩小的现象

颗粒样变性:病变的细胞体积增大,胞浆内出现许多细微颗粒

脂肪变性:细胞脂肪代谢障碍,此时细胞出现可见的脂肪颗粒或较大的脂肪滴 水泡样变性:颗粒样变性的继续发展形成 炎症:机体对各种致病因素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以防御为主的复杂的综合反应。局部改变为主的全身性反应

原因:生物性、非生物性、内源性致炎因子 炎症介质:炎症过程由细胞释放或由液体产生,参与或引起炎症的化学反应物质 炎症的表现症状: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炎症的过程三个时期

1血管通透性亢进期2白细胞游走期3增殖期 种类:变质性炎症,渗出性炎症,增生性炎症

黄疸的种类1溶血性黄疸(胆红素形成过多)2阻塞性黄疸(血红素到达不了肝部转变)3实质性黄疸(肝部坏死,转变异常)

水肿形成的原因:1毛细血管的压力升高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3组织液胶体或晶体渗透压升高4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5淋巴回流障碍

病理性变化:1体积增大2紧张度改变3颜色的改变4切口改变5水肿对机体的影响,视水肿发生的部位,程度和持续时间而不同

应激:指动物机体受到各种应激原的强烈刺激后,处于紧张或戒备状态时,所呈现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并由此而引起机体各种机能和代谢改变 休克:机体受到超强度刺激或剧烈损伤所发生的主要以急性循环障碍为特征的综合病理过程

原因1全身血量减少2心输出量减少3血管容量加大

败血症:机体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突破防御入侵血液,并在血液中大量、持久存在和散布到各器官中使机体处于严重中毒状态

药物: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畜禽疾病并提高畜禽生产的物质 药物的作用:药物与机体相互影响的综合反应

1基本作用2局部和吸收作用3选择和普遍细胞作用4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过敏、继发反应

影响药效的因素1剂量2给药途径3联合用药4药物体内过程转运和转化5种属差异6个体差异7性别与年龄8体重9机体的机能状态 抗微生物药包括化学治疗药和消毒防腐药

磺胺类药物1在肠道易吸收的(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恶唑)2在肠道不易吸收的(磺胺脒、酞磺胺噻唑、琥珀线磺胺噻唑)3外用的(磺胺醋酰、磺胺嘧啶银盐) 作用于革兰氏阳、阴性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对立克次氏体、支原体、病毒不起作用 全诺酮类药物:特点1抗菌谱广2杀菌力强3吸收快4抗菌作用独特5使用方便 药物有:沙星类?

抗生素: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过程产生能杀灭或抑制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物质

作用机理1影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2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3影响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4改变细菌的核酸代谢

主要有青霉素作用于革兰氏阳性细菌,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红霉素、泰乐菌素等?

消毒防腐药:作用于机体表面和周围环境的抗微生物药

作用机制1凝固细菌蛋白质(酚类、重金属)2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表面阳离子清洁剂)3干扰或毒害细菌酶系统(吖啶染料) 福尔马林用于蒸温 草木灰 抗球虫药有磺胺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盐霉素类、青霉素、呋喃唑酮、吗杜霉素、盐酸氨丙啉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

作用与用途1对代谢的影响(促进作用)2抗炎作用3抗毒素作用4抗休克5抗过敏 麻醉药

麻醉指感觉(尤其是痛觉)的消失。全身麻醉指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暂时降低或消失。 分吸入性和非吸入性,兽医用非吸入性 1基础麻醉法,先浅麻醉,再手术部位局部麻醉 2强化麻醉法,先用中枢抑制药,在用苯巴比妥类等麻醉药麻醉(可减少麻醉用量,降低毒性)3混合麻醉法:用几种麻醉药混合应用,可减少用量,降低毒性

水合氯醛,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镇静,催眠,麻醉作用,先抑制大脑 解热镇痛与抗风湿药

发热本身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长期高热,代谢分解过强,影响酶活性 常有

氨基比林 强而持久,作用慢,解热镇痛,抗风湿 安乃近 作用快 记性胃扩张,痉挛性、风气性腹痛 水杨酸钠 作用弱,消炎抗风湿突出 阿司匹林 镇痛作用强,抗风湿弱 消炎痛,吲哚衍生物 炎痛净

局部麻醉药 凡能暂时阻断神经干的传导或降低神经末梢的感觉性,而使局部感觉消失的药物。

有高度的选择性抑制作用,作用消失后可立刻恢复正常

盐酸普鲁卡因 对黏膜下层的穿透力弱,不做表面麻醉,主要用于浸润麻醉和传导麻醉(应用时可加盐酸肾上腺素,以减慢吸收,延长麻醉,减少出血,有镇痛作用) 有毒性反应

盐酸利多卡因 丁卡因等

拟胆碱药 能引起与副交感神经兴奋相似反应的药物,作用不同,可分为:1直接作用于效应器细胞的胆碱能受体 氨甲酰胆碱、毛果芸香碱 2、抑制水解乙酰

胆碱的胆碱酯酶,是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蓄积而发挥作用,毒扁豆碱、西斯的明

健胃药与组消化药

健胃药,凡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欲,加强消化机能的药物 1 苦味健胃药 苦味质刺激味觉感受器,反射地兴奋食物中枢,消化腺分泌增加,增进食欲,不直接与肠胃 龙胆末,龙胆根,龙胆酊,番木鳖

2 盐类健胃药 有咸味,可刺激味觉感受器,对消化道黏膜有轻微刺激,引起胃肠蠕动 缓泻,消化不良,胃肠卡他,猪便秘 人工盐,食盐 助消化药,能促进食物的消化 稀盐酸,胃蛋白酶

止泻药 腹泻本身是机体的防御机能,过度腹泻,引起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 1肠道抗菌消炎药 磺胺脒,氯霉素,诺氟沙星?

2收敛药 是一种蛋白沉淀剂 与组织接触收市表层蛋白凝固,形成致密蛋白膜,保护触感神经末梢 消除痛觉反射与局部炎症反应,以致分泌减少,蠕动减慢,排便减少 1鞣酸和鞣酸蛋白 2碱式硝酸铋 碱式碳酸铋

3吸附药 不溶于水,性质稳定的维系粉末,依其表面积而媳妇大量的刺激物,读物和生物碱

诊断学的概念

诊断学就是系统研究诊断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一门学科

基本临床检查方法 问诊 视诊 触诊 叩诊,听诊及嗅诊,后五个物理学检查法 问诊 现病历 发病的基本情况,时间地点,临床表现,病变过程,可能因素,动

物来源,免疫接受

既往史 过去发病情况

饲养管理情况 了解饲养管理,生产性能??

视诊 用直接或间接地方法观察动物观察患病家畜(群)的状况和病变,方法简单、应用广泛、获得材料比较客观主要内容有

1观察患病禽畜的体格、发育、营养、精神状态、体位、姿势、运动及行为 2观察体表、被毛、黏膜、有无创伤、溃疡、疮疹、肿物以及他们的部位、大小、特点等。

3观察与外界直通的体腔,如口腔、鼻、阴道、肛门,注意分泌物和排泄物的量和性质

4注意某些生理活动的改变,如采食、咀嚼、吞咽、反刍、排尿、排便动作的改变

触诊 用检者的手或工具(包括手指、手背、拳头及胃管)进行检查的一种方法,用于1检查体表状态如温度、弹性、敏感度、水肿等2通过体表检查内脏器官如胸部有无积水、心搏动变化、在小动物腹侧用手感觉腹内容物3直肠触诊直接了解到脾、肝、肾、膀胱等除胃肠外的内部器官 叩诊用手指或者叩诊锤对体表某一部位进行叩击,借助振动产生的声音来判断被检器官、组织状态的一种方法。包括直接叩诊和间接叩诊,直接叩诊用手指或者叩锤直接叩击体表部位;间接叩诊在叩诊部位上放一振动能力的附加物,然后再叩在附加物上听取声音,有指指叩诊和锤板叩诊,间接叩诊的优点有有利于深部

搜索更多关于: 病理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病理学: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从而探讨患病畜禽的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疾病:机体与外界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争斗过程,并表现机体生命活动障碍,在畜禽并可以导致其经济价值降低 疾病的分类、1按发病原因 传染病: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并在体内进行生长、繁殖而引起具有传染性疾病(猪瘟、新城疫、炭疽) 寄生虫病:由寄生虫侵入机体而引起的疾病(蛔虫病) 普通病:一般性致病因素引起的内、外、产科疾病(外伤、难产、肠胃炎) 2按疾病的经过 急性病、慢性病 3按患病器官:消化系统、呼吸、泌尿、营养、运动 病程:潜伏期、前驱期、明显期、转归期 完全痊愈:患畜由病理调节转为生理调节,疾病症状全部消失,受损器官的机能形态结构、生产力和经济价值也彻底恢复 不完全痊愈:主要症状消失,机能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