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人大第五版
坏帐成本=赊销净额×坏帐损失率
信用成本后的收益=信用成本前的收益-信用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帐
成本)
2、有现金折扣:
收帐款平均收款期=∑现金折扣期(信用期)×某付款期客户比重 现金折扣=年赊销额×(∑某现金折扣率×享受折扣的客户比重)
信用成本前的收益=年赊销额-变动成本-现金折扣
信用成本(同上)
信用成本后的收益=信用成本前的收益-信用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帐
成本)
3、收帐政策决策:
因为方案没有涉及赊销收入,那么只要对信用成本进行比较选择成本较低的方
案即可。
二十三、存货经济批量计算:
1、无现金折扣、无缺货的经济批量:
相关总成本=变动性进货费用+变动性储存成本
=(需求量/进货量)×每次进货量+(进货量/2)×单位储存成本 经济进货批量=(2×需求量×每次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1/2 最低总成本=(2×需求量×每次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1/2
最佳订货批次=需用量/经济订货量
进货间隔时间=360/次数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经济批量×单价)/2
2、实行数量折扣(现金折扣)的经济批量:(考虑进价成本)
存货总成本 =进货费用+储存成本+进价成本
①计算无数量折扣的经济批量
②相关总成本=经济批量最低成本+进货成本
③计算有数量折扣的相关总成本
=进货成本×(1-折扣率)+(需求量/进货量)×每次进货量+(进货量/2)×单位
储存成本
④选择存货总成本最低的进货两作为经济批量
3,允许缺货的经济批量:
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
=(2×需求量×每次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1/2×[(单位储存成本+单位缺货成
本)/单位缺货成本]1/2
平均缺货量=允许缺货时的经济批量×单位储存成本/(单位储存成本+单位缺货
成本)。
二十四、存货储存期分析计算:
1、批进批出存货(商品)保本保利天数分析:
每日变动储存费=存货进价(不含税)×(∑日费用率)
存货保本(保利)储存天数
=[(存货售价-存货进价)-固定储存成本-税金及附加-目标利润]/每日变动储存
费
实现目标利润储存天数=保本天数-目标利润/每日变动储存费
目标利润=售价×销售利润率=进价×投资利润率
存货获利(亏损)额=每日变动储存费用×(保本储存天数-实际储存天数)
2、批进零出存货(商品)保本分析:
每日变动储存费=存货进价(含税)×(∑日费用率)
存货平均保本储存天数
=[(存货售价-存货进价)-固定储存成本-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储存费
存货预计获利(亏损)额=每日变动储存费×(平均保本天数-平均储存天数)
平均储存天数=(实际零售完天数+1)/2
实际零售天数=购进批量/日均销量
第九章
二十五、剩余股利分配政策分析计算:
剩余股利=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后的净利润--计划投资所需资金×自有资金比例
第十章
二十六、现金预算的编制:
1、现金收入预算:
本期经营现金收入=本期含税销售收入×应收本期货款比例+∑前期含税销售收
入×应收前期货款比例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本期含税销售收入-本期经营现金收入
2、生产预算:生产量=期末量+销售量-期初量
3、材料消耗量、采购量及现金支出预算:
材料消耗量=生产量×单位消耗定额
采购量=期末量+消耗量-期初量
采购成本=采购量×材料单价 采购金额=采购成本×(1+增值税率)
采购材料现金支出=本期材料采购金额×应付本期材料款比例+∑前期材料采购
金额×应付前期材料款比例
4、直接人工预算:
现金支出=生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单位小时工资率
5、制造费用:
变动性制造费用=生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单位小时费用率
固定性制造费用=(已知)
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折旧费用
6、应交税金
应交税金=预计应交主营业务税金附加(消费、营业、建设、教育)+预计应交
增值税
7、经营管理费用、分配股利、预交所得税、资本性投资支出均为已知条件,不
必计算。
8、现金余缺=期初现金余额+经营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合计
9、本期出现现金的余缺通过资金的筹措和运用进行。筹措资金有发行股票、债
券和向银行借款;
期末最低余额+一个借款单位≥借款额≥现金短缺额+期末最低余额
10、支付借款利息费用一律按借款发生发生在期初,还款发生在期末进行计算。而公司债券要注意题目条件。利息费用=期出借款余额×年利率/4(12)
二十七、财务指标分析计算:
1、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比率=××资产/流动负债(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
现金=年经营现金净流量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