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年高中语文 2.1.2《五人墓碑记》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

2012年高中语文 2.1.2《五人墓碑记》同步备课教案 苏教版必修3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5:13:05

《五人墓碑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知识,学习古汉语,熟读课文并背诵五六两节; 2.理解并掌握课文言实词,如:声 发 易 顾 加 遇 明 3.辨清课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

4.整理“之、其、而、则、或、即、既”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知识,学习古汉语,诵读翻译。

2理解并掌握课文言实词,如:声 发 易 顾 加 遇 记 文本研习 第一课时 一、 作者简介: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崇祯初年,他组织“复社”,以继承东林(顾宪成、高攀龙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阉党称他们为“东林党”,被残酷镇压)传统自居,?进行文学和政治活动,议论朝政,影响很大。张溥是知识分子中进步阶层的代表,他所领导的“复社”活动,在当时有一定的政治意义。

二、时代背景:

明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由上到下地建立了一整套特务统治。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大多是皇上宠信的宦官。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达七年之久。此时,魏阉党羽遍布天下,异己排斥殆尽。明神宗(万历帝)时,统治者又向各地派出大批“税监”加征税赋。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多次进行抗暴斗争。本文所写,就是其中一次。

三、解题:

应天巡抚周起元得罪于魏阉而被免职。已削职乡居的周顺昌,同情周起元而当众辱骂魏阉,魏因此怀恨在心。天启四年,苏州丝绸工业不堪剥削而罢工。魏阉死党、巡抚毛一鹭把“煽动”罢工的罪名强加于周顺昌。天启七年,魏阉用圣旨逮捕了周顺昌,并趁机勒索,激起人民极大愤慨。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死。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庭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慷慨就义。不到一年,魏阉被明思宗贬往凤阳看陵,走在途中,畏罪自杀。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颜佩韦等五人尸体于虎丘山塘的魏生祠──普惠祠内,并立了墓碑。

四、朗读课文。 1.给生字注音

阉yan 旌jing 湮yan 皦jiao 缇ti 抶chi溷hun 傫lei 詈li 逡qun 冏jiong 2.区别下面各组字的形音义,先注音后组词。

皎( )______ 缴( )______ 檄( )________ 徼( )________ 缇( )_______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佯( )______ 堤( )______ 徉( )________ 噪( )_______ 谥( )_______ 燥( )______ 隘( )_______ 躁( )_______

五、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诵读第1段。

(二)、学生提出难词难句,讨论解答。 实词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当路)居于要地, 比喻执掌政权的人。“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公孙丑下》 2、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治,整理 ⑴台阶。登自东除。《二京赋》张衡 ⑵清除,去掉。诛乱除害。《史记》

⑶拜官,任命,授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指南路〉后序》 ⑷整治,治理。

祠:祠堂。封建制度下同姓族人供奉祖宗或生前有功德的人的房屋。 3、以旌其所为:表扬。/古时一种用五色羽毛装饰的旗子。 虚词

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助词,提示、领起作用。当,适值,正当。“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出师表》

2、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兼词,相当于“于是”。 (三)重点句子翻译:

1、无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个)人,(是)周公蓼洲被(阉党)逮捕时,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 (四)、再次阅读第一段,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课文题目为“五人墓碑记”即为五人所作的碑记。本文既为碑记,自然要写五人为怎样的人,如何去写呢?一般的碑文写作,应该先介绍他们的姓名、籍贯、世系、行事等,但本文却行文独特,另辟蹊径。只用“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一句话,对“五人”作了判断性说明。作者为何如此行文?本句又有何特点?

本句用“者”提顿,用“也”煞句,“者”“也”照应,是古汉语中判断句中的典型结构。一开篇就为五人为什么而死作出判断,说明五人之死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当周顺昌之“被逮”的时候,“激于义而死”的。这里已包含着对五人的颂扬,突出了一个“义”字,为后文议论张本。同时点明“为义而死”应颂扬,那些“不义而生,不义而死”的人又怎么样呢?对于这些,作者暂还没有发表议论,然而讽刺的锋芒,也已经从对五人的颂扬中显露出来了。

另外,“义”是五人精神的核心,也是全篇的纲领。下文无论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是紧扣“义”字展开的。文章所叙五人抗暴献身的事迹是义举,所议的自然是义举的重大意义,抒发的也正是对义举的崇敬之情。因而,这样开篇,还可起到开门见山,提纲絜领的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二课时:

一、对照注释,翻译第二段,并掌握第二段重点字词 实词

1、去今之墓而葬焉:去,距离。墓,名词用作动词,修墓。 去:⑴离开。阳虎去齐走赵。《韩非子》

(引)过去的。去年下扬州。李白《江夏行》 ⑵ 除掉,去掉。除残去秽。 ⑶ 距,距离。

⑷到,往。休去倚危栏。辛弃疾《摸鱼儿》 2、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假字,通“又”。 3、慷慨得志之徒:(做事合乎心愿,顺利)官运亨通。 4、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原指乡野,此处指民间。 5、独五人之曒曒:同“皎皎”,光明貌。 (2)虚词

1、 夫五人之死:发语词。 2、而葬焉:承接连词。

3、凡富贵之子:一般的,那些。此句中的子与下句中的“徒”均指一类人。像“郯子之徒”。 4、亦已众矣:程度副词,太。

5、况草野之无闻者欤:语气词,较“乎、哉”为弱。 6、独五人之曒曒:副词,只有,唯独。 重点句子翻译:

夫无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五人的牺牲,距离现在修墓安葬在这里,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3)研讨第二段

文章第二段一开始作者就明确地列出一组对比。请说出对比的内容,并讨论这样写的意义和作用。

对比内容:

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死而湮没不足道 十有一月

五人── 皦皦

其实,作者这样一写,自然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凡人皆有死,但一则受到贤者的旌表,死而不朽,一则与草木同腐,“湮没不足道”,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一答案其实已是呼之欲出,但作者却引而不发,暂时不作结论,而用“何也”一句导入下文,使本来已波澜起伏的文势陡然涌现出轩然大波,这正是作者行文的妙处。

二、研讨三段 1、齐读三段。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四段的内容。

用心 爱心 专心 3

三、研讨第三段字词 (1)对照注释,翻译第三段 (2)齐读第三段 (3)明确重点实词

1、在丁卯三月之望:天干地支纪年法的推算。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补:农历每月初三(朏)第一天(朔) 最后一天(晦) 十五(望) 十六(既望)

2、吾社之行/为士先者:品德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 先:形容词用作动词。

3、敛赀财以送其行:募集款项。“赀”同“资”。

4、 缇骑按剑而前曰:本指古代贵官的侍从,此指明代专事侦查,逮捕人犯的差役。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5、 众不能堪:⑴经得起,能忍受。不堪设相。

⑵可以,能够。“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6、 抶而仆之:使动用法。

7、按诛五人:查究,依照??罪名。 8、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聚集的样子。 (4)虚词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敛赀财以送其行:目的连词。 3、则噪而相逐:偏指一方。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不久。 重点句子翻译:

1、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

我们(复)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表率的人替他伸张正义,募集钱财送他起行,哭声震天动地。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

这时以大中丞官衔作苏州巡抚的是魏阉的私党,周公的被捕(是)由他主使的; 四、分析结构入手,理解第三段的意思。 1、本段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层意。

明确:可分两层。前一层叙述苏州市民反阉斗争经过,用事实印证上文“激于义”三个字;后一层写五人被诛。

2、前一层叙述反阉斗争的经过,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感情如何? 讨论明确:

这一层的描写,感情真挚,写吴民,则“哭声震动天地”“抶而仆之”,其义勇可见;写缇骑,则“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凶横之态毕见;写狗官,则“匿于溷藩以免”,

用心 爱心 专心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五人墓碑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知识,学习古汉语,熟读课文并背诵五六两节; 2.理解并掌握课文言实词,如:声 发 易 顾 加 遇 明 3.辨清课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 4.整理“之、其、而、则、或、即、既”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知识,学习古汉语,诵读翻译。 2理解并掌握课文言实词,如:声 发 易 顾 加 遇 记 文本研习 第一课时 一、 作者简介: 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末文学家。崇祯初年,他组织“复社”,以继承东林(顾宪成、高攀龙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讽议朝政,阉党称他们为“东林党”,被残酷镇压)传统自居,?进行文学和政治活动,议论朝政,影响很大。张溥是知识分子中进步阶层的代表,他所领导的“复社”活动,在当时有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