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3:26:46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地理

考试范围:必修3

试卷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说明:本试题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图1,回答2--4题。 图1 2.下列说法符合乙区域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 ) 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3.丁省与丙省相比 (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4.能够体现乙区域特征的是 ( ) ①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显著 ②水稻种植业

③重工业基地 ④综合性工业基地

1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读图2“同纬度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单位:㎜),判断5--6题。

图2

5.两区域纬度相当,但降水差异较大,原因是 ( ) A.乙区域由于常受台风影响所以降水多

B.甲区域由于深居内陆,夏季风难以进入,降水少 C.甲区域的降水由西向东递减 D.乙区域的降水由东向西递减

6.若想获得甲区域的卫星影像资料主要利用的技术手是 (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GIS将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7题:

7.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 A.为商业网点选址 B.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8.为提高旅游观赏质量,临行前应通过查看有关资料了解目的地,对有关资料了解应通过 (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地理网络与虚拟技术 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3,回答9~10题。

图3

2

9.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 A 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 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 C 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 D 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 10.在乙地区反映该地绿洲萎缩迹象的是 ( ) A 地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 地表盐碱度升高 D 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11.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 ( )

A 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 B 涵养水源

C 防风固沙,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 D 农民忙于种植反季节蔬菜,没有时间 下列表1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判断12——13题。 表1

12.甲和丙代表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 ) ①寒潮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 ) ①森林覆盖率高 ②地形 ③降水充沛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

示物流量的大小),据此判断图4中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

图4

3

A.此循环中有机质和养分再循环旺盛

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C.热带雨林地区土壤由于枯枝落叶多且分解旺盛因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D.雨林生态系统很脆弱

15.对亚马孙流域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前景,正确的说法是 ( ) A.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来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 B.要大规模开发这片森林,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

C.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应该禁止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D.只要加强对砍伐后地区的复种,这片雨林是能保护住的 图5为我国某省区能源基地,读图判断16—19题。

图5

16.直接将a处煤炭运至沿海港口的铁路线是 ( ) A.神黄线 B.大秦线 C.京包线 D.焦兖日线 17.关于图5中a处煤炭基地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全国极为宝贵的低硫、低灰、高发热量优质动力煤 B、是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的优质主焦煤 C、a处建坑口电站将电能输送到沪宁杭地区 D、该煤炭基地目前已基本枯竭,不具开采价值 18.关于该省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的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 ①该省铝土矿储量丰富 ②该省劳动力资源丰富

③该省炼铝工业社会协作条件好 ④该省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9.为了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区域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可行的措施有( )

A.优化能源基地工业结构,缩短产业链 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寻找石油、天然气等替代资源 D.提高农业地位,大面积种植水稻 因煤而兴的河南省焦作市,留给人们的曾是“黑色印象”,“九五”后期,经济发展曾经一度衰退,近年来实施三个战略转移,城市性质开始由原来的煤矿工业城市向综合型工业城市、旅游城市、山水园林城市转变。据此回答20-21题。

20.焦作没转型前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地面下沉 C、环境污染 D、旱涝频发 21.从总体上看,焦作市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

4

搜索更多关于: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地理 考试范围:必修3 试卷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说明:本试题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