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同步测试试题:名著导读《围城》
《围城》[见学生用书A本·A62]
导读:
钱锺书所著的《围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态图,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钱锺书先生将自己的语言天赋并入极其渊博的知识,再添加上一些讽刺主义的幽默调料,以一书而定江山。《围城》显示给我们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是怎样看人生,又怎样用所有作家都必须使用的文字来表述自己的“观”和“感”的。
※ 作品名片 作者:钱锺书 体裁:长篇小说 成书时间:1946年
主要人物:方鸿渐、唐晓芙、苏文纨、孙柔嘉等 ※ 作家作品
钱锺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笔名中书君,中国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选本《宋诗选注》。学术著作《谈艺录》及《管锥编》(五卷)等。《管锥编》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 作品主旨
1.社会批判层面。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国政时弊和众生相进行了抨击,包括对上海洋化商埠的腐败堕落、对内地农村的落后闭塞,对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现象的讥讽。
2.文化批判层面。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对“新儒林”的描写和对一批归国留学生或高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来实现的。《围城》中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里还是传统文化起主导作用。方鸿渐是“新儒林”中尚有正义感的人物,他的出国留洋,目的是“光耀门楣”,好比前清时代花钱捐个官。他的懦弱的性格,悲剧的结局,正是传统文化所致。李梅亭、韩学愈、高松年等人的庸俗、卑琐、无聊、虚荣、争斗等劣根性,也是传统文化影响的产物。作品通过对这些人物病态性格的剖析,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3.对人生、对现代人命运的哲理思考,深入到人本的形而上的层次。诸如对人的基本生存处境和人生的根本意义的探讨,对人的基本根性和人际间的基本关系的探讨。钱锺书夫人杨绛在电视连续剧《围城》片头上写道:“《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小说中也多次点明了“围城”的含义。它告诉人们,人生处处是“围城”,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存在着永恒的困惑和困境。作家在《围城》中所提出的问题,涉及整个现代文明的危机和现代人生的困境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 内容梗概
主角方鸿渐是个从中国南方乡绅家庭走出的青年人,迫于家庭压力与同乡周家女子定亲。但在其大学期间,周氏患病早亡。准岳父周先生被方鸿渐所写的唁
电感动,资助他出国求学。
方鸿渐在欧洲游学期间,不理学业。为了给家人一个交代,他于毕业前购买了虚构的“克莱登大学”的博士学位证书,并随海外学成的学生回国。在船上与留学生鲍小姐相识并热恋,但被鲍小姐欺骗甩脱,情感空缺之时,他遇见大学同学苏文纨。
到达上海后,方鸿渐在准岳父周先生开办的银行任职。此时,他获得了同学苏文纨的青睐,并与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一见钟情,整日周旋于苏文纨、唐晓芙二人之间,同时,结识了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方鸿渐最终与苏文纨、唐晓芙二人感情终结,苏文纨嫁与诗人曹元朗,而赵辛楣也明白方鸿渐并非其情敌,从此与方鸿渐惺惺相惜。因为诸多原因,方鸿渐逐渐与周家不和。
抗战开始,方家逃难至上海的租界。在赵辛楣的引荐下,与赵辛楣、孙柔嘉、顾尔谦、李梅亭几人同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由于方鸿渐性格软弱,犹疑迂讷,陷入了复杂的人际纠纷当中。最终阴差阳错与同事孙柔嘉订婚,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于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结得连理。
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身陷围城而不知突围之处在何方。 ※ 人物形象
方鸿渐:方鸿渐正直善良,聪明幽默,但意志薄弱,优柔寡断,既缺乏明确坚定的人生信念,又不懂得人情世态的炎凉。很多学者把他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的形象联系起来,但“多余人”的悲剧在于思想上开始觉醒而缺乏行
动的勇气和历史条件,而“围城人”的悲剧在于他的庸常。“多余人”会给人以时代的前卫和英雄的感觉,而“围城人”却跟我们一样,作为普通人徒劳于找寻解脱或依附。方鸿渐的悲剧是现代社会人性异化的结果。
孙柔嘉:《围城》人物谱里最具有独特意义的是孙柔嘉。这个怯生生的小女生,这个似乎没有什么主见的小女生,这个小鸟依人地交付方鸿渐照顾的小女生,却是个最工于心计的人。这种柔能克刚的人,就像一个甜蜜的圈套,掌控着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命运,也掌控着方鸿渐的婚姻、生活和命运。这是一个极具中国文化内涵的人物形象,中国道家文化中的所谓“阴柔”,中国政治文化中的所谓“权谋”,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影子。
苏文纨:苏文纨之名可引谢惠连的《雪赋》:“凭云升降,从风飘零。值物赋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随染成。纵心皓然,何虑何营?”此诗正注释苏文纨在小说中的际遇,空有苏小妹才名及法国博士帽,却沦落到先与方鸿渐诸人玩爱情与智力的双重游戏,待理想破碎,容颜渐老时草草下嫁,及至为人妇时,又诱惑赵辛楣与之发生私情,演绎了一出人生闹剧。她工于心计,喜欢男人簇拥在自己周围,男人之间越是嫉妒吃醋,她越能欣赏玩味并从中得到所谓的爱情的满足。伪洁与易染使她追求的女性新生活注定是媚俗的。
唐晓芙:唐晓芙纯真天然,恰似“出水芙蓉”,她与方鸿渐同属理想青年,是方鸿渐的最爱。但她偏执于女性彻底解放,竟要求“占领爱人整个生命”,方鸿渐也窥破她“不化妆便是心中没有男人”的私心偏见,于是两人误会不断、喜悲更迭,方鸿渐最终不能随她心愿。可怜一对进步恋人,双双为理想所耽。唐晓芙纵是满腹诗书也枉然,到头来连婚姻都虚无缥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