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调整32k 儿科护理手册2011.8.3
荆州市中心医院儿科
第一章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 儿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值班护士及时测量生命体征、体重,按病种安排好床位、病历及时告知医师。
2、做入院介绍,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休息、活动、饮食、安全等)。
3、做好基础护理:如指甲、皮肤、口腔、臀部等。
4、对危重或慢性长期卧床的患儿,应保持床铺整洁,定时翻身。 5、各班认真仔细做好病情观察,按时巡视,记载病情变化,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静脉输液、输血时掌握输液速度,注意输液是否通畅、是否渗漏,有无输液、输血反应。
6、随时注意患儿安全,防止丢失、跌倒、外出、烫伤、坠床、异物吸入等意外事件发生。
7、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消除其陌生感,克服焦虑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8、保证良好的环境,适宜的温、湿度,每日通风2次,冬季室温保持在18-22°C为宜,夏季28-30°C,湿度以55-65%为宜。
9、利用工休会或出院指导来宣传小儿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婴幼儿喂
1
荆州市中心医院儿科
养方法,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10、按时请退陪客,保持病房安静,以利患儿休息。 11、定时或按需消毒病房,防止交叉感染。
2
荆州市中心医院儿科
第二节 营养缺乏性疾病的护理
一、小儿营养不良的护理
营养不良是指由于缺乏能量和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的婴幼儿,常因营养不当,消化系统的畸形,急慢性传染病,先天不足等导致的长期摄入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主要临床表现为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渐进性消瘦或水肿。 一、护理措施
1、按儿内科一般常规护理。 2、饮食管理
(1)根据患儿年龄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2)喂养耐心,不强迫进食。
(3)饮食调整:以循序渐进,逐步补充为原则。应根据患儿营养不良的程度、消化能力和对食物的耐受情况逐渐进行调整和补充。对吞咽困难,吸吮力弱者可行鼻饲喂养,完全不能进食者应选用静脉全营养。
3、预防感染:注意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保证充分休息:治疗、护理应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时间短。 5、病情观察 :尤其是重症患儿的病情变化。治疗开始后应每日了解
3
荆州市中心医院儿科
并记录进食情况,对食物的耐受程度,定期测量体重、身高及皮下脂肪的厚度,以判断治疗效果。
6、输液观察:输液宜控制液体量,速度应慢,以防止心力衰竭。 二、出院指导
1、指导科学的婴幼儿喂养知识,如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 2、向家长介绍对患儿的护理方法,纠正小儿的不良饮食习惯。 3、加强哺乳期母亲营养。
4、及时治疗先天性疾病,防止传染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