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浙大远程学前游戏论离线作业答案
2、幼儿园室内区域规划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答:1、合理有序的利用空间,充分挖掘空间利用价值 2、注意区域规划的目的性和规划性。 3、因地制宜确定区域的种类和数量。 4、注意区域材料的投放。
三、应用题
观察幼儿园室内环境布置,分析其合理与不合理性。
答: 幼儿园室内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幼儿园室内环境是幼儿园一项重要的隐性课程,幼儿园室内环境在教育幼儿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幼儿园室内环境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增加社会认知经验,而且能够促进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幼儿园教室主题墙装扮形式新颖、大方、整洁。室内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给区域划分合理,但是各区域的空间不是很大。
第七章 幼儿园游戏的观察和评价 一、简答题
1、为什么要观察幼儿游戏?
答:(1)、观察是理解幼儿游戏行为的关键。通过观察幼儿游戏,成人可以更好的理解幼儿游戏的意义、幼儿游戏发展水平和幼儿游戏的类型。 (2)、观察是有效指导幼儿游戏前提。 (3)、观察为评价游戏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 (4)、观察为预设游戏提供了可参考的资料。 (5)、观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2、观察幼儿游戏主要有哪些方法?
答:常用的观察方法有三种:扫描观察、定点观察、追踪观察。
二、应用题
运用某种游戏观察方法进行一次游戏观察,并进行适当的分析。
扫描观察
剪纸上色游戏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13年04月16日
开始时间:下午15:00 结束时间:下午15:30 观察地点:中班活动室 观察对象:中班全体幼儿 观察教师:XX
幼儿每人一把剪刀、一张话有小手提包轮廓的正方形纸片。说明了剪纸方法后,小朋友们很快就开始动手剪纸了。过了几分钟,很多小朋友都将小手提包完整的剪出,但是仍有些小朋友开始说:老师,我把手提包剪坏了。于是,教师重新发给剪坏了的小朋友一张纸片,并再次指导、鼓励他们。这一次,又有更多的小朋友成功的剪出小手提包。最后他们还为这个小手提包画上美丽的图案,涂上艳丽的色彩。
分析: 1、幼儿的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小朋友发展得较快,有的
则较慢。
2、幼儿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多加鼓励。
第八章 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名词解释
角色游戏: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借助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的反映其生 活环境、生活体验和生活感受的游戏。
表演游戏:幼儿根据各种故事内容进行表演的游戏,即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用对话。独 白、动作、表情等进行表演。 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建筑游戏,是幼儿使用各种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石、泥、 雪、金属材料等,通过想象构造物体形象的游戏。
规则游戏: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有组织、有计划的创编的、以规则为 中心的游戏。
二、简答题
1、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有哪些?
答:1、以游戏者身份介入、 2、借助游戏材料介入 3、借助语言介入
三、应用题
观察幼儿游戏,分析各类游戏开展过程中游戏材料的投放情况,并对教师的指导进行分析。
答: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游戏时投放不同类型的游戏材料,哪种类型的材料更能激发幼儿 的游戏兴趣,使用频率最高,各年龄班对游戏材料的不同需求等进行了专门的观察和记 录分析。我们发现幼儿对不同游戏材料的兴趣点存在很大差异:小幼儿最多使用形象逼 真、色彩艳丽的专门化玩具,他们在选择玩具时没有目的性,对教师自制的色彩鲜艳的 玩具使用频率也较多,但具有破坏性,而对教师提供的替代材料及幼儿自制的玩具较少 使用;中班幼儿最多使用的还是专门化玩具,对非专门化玩具的使用频率比小班略有上 升,对自己自制的玩具使用率明显提高;大班的幼儿对专门化玩具与替代材料及自制玩 具的使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对小班幼儿游戏时多提供专门化玩具,其他类型的材料到 小班后期可逐步提供,而对中大班幼儿要尽可能多提供各种类型的材料,满足不同幼儿 的需要。
材料的搭配与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游戏主题有着一定的影响。材料的搭配是指不同种 类和数量的玩具相互搭配放在一起,影响着幼儿游戏的主题和性质。在小班,如果教师 投放同一种类的玩具材料只有一个,如在“娃娃家”只投放一个娃娃,结果是游戏将很难 开展下去,而出现较多的破坏和争抢行为。在中大班,同样的投放,幼儿却可以围绕着 这个材料,开展一个主题——“娃娃家”游戏。与此相反的是,在投放同一种类材料数量 较多时,如投放多个娃娃,小班幼儿能积极的围绕这个材料,开展一个主题游戏,而中 大班幼儿在游戏中却有可能产生“娃娃家”、“上课”、“幼儿医院”等多个主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