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分析
作者:张贵锋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7期
摘 要:文中介绍了互通式立交作为交通纽带的匝道线形指标采用、匝道半径取值、线形组合的适用条件等,指出在互通式立交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些主要因素。 关键词: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设计;改线设计;技术要求 中图分类号:U412.35+2文献标识码:A 工程简介
磻溪枢纽互通布设于永春县岵山镇磻溪村附近,共设匝道4条,其中A、B匝道为单向双车道,路基宽为12.25米,C、D道为采用单出入口的匝道,路基宽均为10.5米。磻溪枢纽互通区主线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总宽为24.5m。 A匝道线形指标 (一)平面线形指标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在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相交处应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作为莆永高速主线与泉三高速公路的连接需要。因此,A匝道与主线相接部分按主线线形指标设计,跨泉三高速范围内应按匝道线形指标设计。 (二)确定设计速度
《规范》中指出匝道平面线形设计的要点:右转弯匝道和左转弯直连式或半直连式匝道应采用较高的平面指标。《规范》中规定:半直连式左转弯匝道设计速度采用上限值80km/h。磻溪枢纽互通A匝道为半直连式匝道,因此设计速度采用80km/h。 确定A、B匝道最小圆曲线半径 (一)A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
AK1+378.577 ~AK1+869.220按照匝道指标设计。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设计速度为80km/h的匝道圆曲线最小半径的一般值为280m,极限值为230m。采用此项指标便可使A匝道跨过泉三高速后,尽可能提前与泉三高速公路合流,增加合流点至隧道间的距离,以便辅助车道的设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