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高考化学(人教经典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a含答案

2019高考化学(人教经典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4-4a含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8 1:28:47

D.硫化铜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uS+2H+===H2S↑+Cu2+ 答案 B

解析 Fe2+与NO-H+反应生成NO,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A错误;3、常温下,银、铜可与浓硝酸反应,铁遇浓硝酸钝化,B正确;Fe2+、I-具有还原性,与NO-H+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CuS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会生3、成H2S,D错误。

10.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H4Cl和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NH4Cl或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气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

SO24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将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答案 D

解析 A项,不能用加热NH4Cl固体的方法制氨气,因为NH3和HCl会在试

-2-管里重新化合成NH4Cl,错误;B项,硝酸能将SO23氧化成SO4,B项实验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SO24;C项,铁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NO,不是发生

置换反应,错误;D项正确。

11.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 mol·L-1和2 mol·L-1,取10 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

A.0.448 L B.0.672 L C.0.896 L D.0.224 L 答案 B

解析 金属和混酸反应通过离子方程式计算比较简便,3Fe+8H++2NO-3

===3Fe2++2NO↑+4H2O(铁过量,产物为Fe2+),反应中Fe和H+过量,生成的NO的量以NO-0.448 L,若只考虑到这一步反应,得答案3为准来计算,共得NO A是错误的,因为过量的铁还可以和溶液中过量的H+反应产生H2,即有Fe+2H

===Fe2++H2↑,生成的H2为0.224 L,所以气体体积共计0.672 L,应选B。

5

12.[2017·江西师大附中期末]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cm-3、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0.05 mo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1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1 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D.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40 mL 答案 A

解析 2.54 g沉淀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镁,故沉淀中氢氧根的质量为2.54 g-1.52 g=1.02 g,即0.06 mol。根据电荷守恒,金属提供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氢氧根的物质的量,设铜、镁合金中 Cu、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

y mol,则:

??2x mol+2y mol=0.06 mol?-1-1??64 g·mol×x mol+24 g·mol×y mol=1.52 g

,解得x=0.02,

y=0.01。所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02 mol∶0.01 mol=2∶1,A

错误;该浓硝酸密度为1.40 g·cm-3、质量分数为63%,故该浓硝酸的物质的1000×1.4×63%量浓度为 mol·L-1=14.0 mol·L-1,B正确;NO2和N2O4混合

63气体物质的量为0.05 mol,设NO2为a mol,N2O4为(0.05-a) mol,则a×1+(0.05-a)×2×1=0.06,解得a=0.04,NO2和N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4

NO2的体积分数是×100%=80%,C正确;反应后溶质为硝酸钠,根据氮元

4+1素守恒可知,硝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5 L×14 mol·L-1-0.04 mol-0.01 mol×2=0.64 mol,根据钠离子守恒,n(NaOH)=n(NaNO3)=0.64 mol,故需要0.64 mol

NaOH溶液的体积为=0.64 L,D正确。

1.0 mol·L-1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13.(13分)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6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名称是________,b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

NaNO2和(NH4)2SO4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可以把C与D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4)

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微热b,若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2)(NH4)2SO4+2NaNO2=====2N2↑+Na2SO4+4H2O

(3)除去氧气(及氮氧化物) 除去水蒸气 不能,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 △

(4)N2+3Mg=====Mg3N2

解析 (1)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要先形成一个密闭体系再进行操作,要特别注意回答时必须答出“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2)(NH4)2SO4与NaNO2反应产生N2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归中反应,据此不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体系中有空气和制备N2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氮氧化物,用FeSO4饱和溶液的目的是除去这些物质,以免与Mg发生反应;水蒸气会影响N2与Mg的反

7

应,故D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

14.(15分)亚硝酸钠(NaNO2)被称为工业盐,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室温下,①2NO+Na2O2===2NaNO2;②3NaNO2+3HCl===3NaCl+HNO3

--2+

+2NO↑+H2O;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 2都能与MnO4反应生成NO3和Mn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完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后,实验开始前通入一段时间气体Ar,然后关闭弹簧夹,再滴加浓硝酸,加热控制B中导管均匀地产生气泡,上述操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C中反应开始阶段,固体产物除NaNO2外,还含有的副产物有Na2CO3

和____________。为避免产生这些副产物,应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则E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________。

(5)利用改进后的装置,将3.12 g Na2O2完全转化为NaNO2,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________g。

答案 (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生成的NO被O2氧化

(2)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红棕色气体消失,铜片溶解,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变蓝

+-2+

3NO2+H2O===2H++2NO-+2NO↑+4H2O 3+NO↑、3Cu+8H+2NO3===3Cu

(3)吸收未反应的NO

+2+3MnO-+5NO-4+5NO+4H===3Mn3+2H2O

8

(4)NaOH 碱石灰 (5)0.48

解析 (1)根据题干中所给信息,本题涉及的反应①在装置C中进行时要有NO参与,实验前通入一段时间气体Ar,是为了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装置B中生成的N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干扰实验。

(2)装置A中生成的二氧化氮在装置B中和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

+NO,产物硝酸再和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所以反应现象为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红棕色气体消失,铜片溶解,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变蓝。

(3)通过装置D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未反应的NO,根据信息③NO和

MnO-4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由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反应:5NO+3MnO42++4H+===5NO-+2H2O。 3+3Mn

(4)由题意推断碳酸钠是由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的,由此推断一氧化氮携带的水蒸气和过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所以要避免生成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需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因此为避免产生这些副产物应在B、C装置间增加盛有碱石灰的装置。

(5)3.12 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与NO反应完全转化成为亚硝酸钠,根据①2NO+Na2O2===2NaNO2,生成NaNO2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需△要NO的物质的量为0.08 mol。由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3NO2+H2O===2HNO3+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得出关系

即C~2NO,可求得碳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故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0.48 g。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D.硫化铜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uS+2H+===H2S↑+Cu2+ 答案 B 解析 Fe2+与NO-H+反应生成NO,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A错误;3、常温下,银、铜可与浓硝酸反应,铁遇浓硝酸钝化,B正确;Fe2+、I-具有还原性,与NO-H+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CuS与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会生3、成H2S,D错误。 10.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NH4Cl和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说明可以用加热NH4Cl或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气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24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