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利润操纵的会计分析开题报告 - 图文
存档编号
赣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企业利润操作方法的会计分析
教学学院 商学院
届 别 08级
专 业 财务管理 学 号 081102046
姓 名 肖玉梅
指导教师 李文静
完成日期
赣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赣南师院 商 学院 08 级( 届) 学 生 毕 业 论 文 (设计)开 题 报 告
论文题目企业利润操纵方法的会计分析 学生姓名 肖玉梅 专 业 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 李文静 国外专门对利润操纵(包括合法的盈余管理和不合法的会计造假)进行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在此就略过,不提。 国内会计界专门研究上市公司和大型国有企业利润操纵相关问题的文献较多。例如: 孙红侠 (2006年)对上市公司为达到配股、增发股票等目的,利用调整会计政策、关联方交易、资产置换等手段进行资产的账面重组,以达到操纵利润、粉饰业绩的目的进行了探析,并以多家上市公司为例。 严新忠 (2006年)提出了利润操纵方法的生命周期概念,从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和特点、监管主体和利润操纵主体的发展变化、利润操纵方法生命周期阶段的收益、利润操纵的生命周期阶段成本四个方面阐述了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生命周期。并提出新会计准则的这些变化都将对企业的利润操纵产生重大影响。新会计准则中的一本题目些规定限制了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 正如一个硬币具有两个研究的面, 新准则的其他一些规定又为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良好现状 的机会。并强调随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 上市公司针对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利润操纵方法将进入一个新的生命周期, 这 有必要引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 李兢 ( 2008年)从资产减值的发展阶段入手,分析了企业利用新准则进行的利润操纵,并提出了控制企业利润操纵的相应意见和措施。比较全面的分析了《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八项减值准备,指出上市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则的遗漏点和规范不明确的地方,操纵会计报表利润,就是为了保牌,摘掉S T * 的帽子,将以前年计提的减值在本年度内大量冲回,粉饰利润等等 张建风,齐敏江 ( 2008年)在财会与审计杂志中发表的基于秘密准备视角的企业利润分析中,提出关于秘密准备的定义和内涵;产生秘密准备的方法有两种,第一就是低估资产价值,第二,高估负债价值。并指出了企业利用秘密准备操纵利润的途径;例如加速固定资产折旧、资产增值不予反应、多记应付职工薪酬等;最后提
出了防止企业利用秘密准备操纵利润的措施。例如:充分披露、加强监督、提供对秘密准备的识别能力等。 李传宪 ( 2009年)研究了关于折旧与利润操纵之间的关系。从折旧额的确定、资产减值准备、所得税费用的影响等不同角度剖析了折旧政策对利润操纵的影响,并提出了防范基于折旧引发的利润操纵对策。 李琴,李文耀 (2008年)在其学术论文上认为:盈余管理行为在中外公司中普遍存在。从盈余管理的手段看, 可将盈余管理分为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披露管理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安排真实交易进行的盈余管理。其对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了剖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刘昱良 (2010年)提出盈余管理是指公司运用一定的会计方法和手段,为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和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而做出的会计选择行为。他从上市公司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的盈余手段;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建议的等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国内关于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相关问题的研究比较零星、分散。 首先,任永宏 ( 2010年)论述了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现状,总结出相关的中小企业利润操纵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中小企业利润操纵的手段,从而提出了若干针对中小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的治理措施,并为我国中小企业利润操纵正规化提出了具有一定理论参考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其次,陈慧慧 ( 2011年)认为我国中小企业操纵利润的情况十分普遍,为操纵利润而采用的会计手段涉及面广,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利润操纵问题并未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相关的理论总结和案例分析都比较少。所以陈教授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对中小企业进行利润操纵的手段进行比较辨析、加以归类。并结合一个具体案例,对若干常用手段进行具体分析。结果显示,违反公认会计准则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处理是中小企业虚构会计利润的主要手段。 最后,李玉凤 (2007年)研究了中小企业利润操纵治理的博弈分析,李教授认为在税局和中小企业之间的博弈中, 参与人是税局稽查人员与中小企业管理当局,管理当局的行为是实现企业实际利润和个人效用最大化,而税局稽查人员的行为是实现国家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在这一博弈中,管理当局有两种策略:利润操纵和不操纵;稽查人员也有两种策略:即实施稽查和不实施稽查。并提出了模型假设;模型求解;给出了模型解的政策含义。根据模型解点出中小企
业利润操纵的现状,最终给出中小企业利润操纵治理的政策建议。 利润操纵行为在中外公司中普遍存在, 由于利润操纵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并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有关利润操纵的理论研究虽然已学术价有20 多年的历史, 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利润操纵的定义仍未达成共值和现识。 实意义 所以研究利润操纵有利于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利于公司做出准确的经营决策;有利于投资者做出准确的投资选择;也有利于政府部门准确的了解国家经济情况。 一,引言 二、利润操纵的动机 (1)、共同因素; 1、管理层追求利益最大化; 2、合理避税; 3、《会计准则》自身的局限性。 (2)、特殊因素: 1、首次发行上市; 2、维持公司上市资格; 论文 提纲 3、达到配股条件。 三、利润操纵的手段 (1)、会计方法: 1、提前确认收入; 2、提前确认费用或递延费用; 3、潜亏挂账; 4、巨额冲销; 5、利用资产减值准备; (2)、关联交易方法: 1、资产转让;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