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k12精品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2章第2节中国地理分区含答案
学习资料精品资料
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2)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 (3)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4)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大别山地处北纬31°左右,属温带。“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只能出现在春季。形成原因是南北坡的热量差异,因此大别山山南、山北的差异主要从阴、阳坡的角度分析。第(2)题,“蓄、引、提、排相结合”特色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结合图中灌区的位置及海拔可知该地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根据我国降水的分布特征可知该区域降水量大且季节、年际变化大。当地地势低平,降水变率大,水利工程旱季可灌溉、抗旱,涝季可蓄洪、排涝。第(3)题,从图中看甲高速公路经过山区和较多河流,因此修建难度大的原因从地形和河流两个角度分析。回答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时一方面考虑该公路为“高速公路”且图中走向较平直,因此会节约时间;另一方面公路建设共同的社会经济影响是带动沿线相关产业发展并增加就业机会。第(4)题,影响农产品加工业的区位因素可从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春季。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2)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灌溉,抗旱,蓄洪,排涝。
(3)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4)政策和技术支持;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
学习资料精品资料
学习资料精品资料
较近,市场广阔;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考点二| 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对应学生用书第225页) [识记—基础梳理]
1.西北地区
2.青藏地区
(1)地形区:图中的a祁连山山脉,b巴颜喀拉山脉,c唐古拉山脉,柴达木盆地。
(2)气候:典型特征气温低(高寒)。
学习资料精品资料
学习资料精品资料
(3)河流:图中的d金沙江,e怒江,f澜沧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4)城市:g拉萨,h格尔木,i西宁。 (5)交通
①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6)农业
①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优良畜种。 ?分布: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
②河谷农业?
农作物:青稞、小麦、豌豆?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西北地区
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地 C.③地
B.②地 D.④地
2.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
A.草地>荒地>林地
B.耕地>林地>荒地
学习资料精品资料
学习资料精品资料
C.荒地>草地>耕地 D.林地>耕地>草地
1.C 2.C [第1题,根据题干信息,该区域受西风影响,由该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判断②④地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少;①③地位于开口向西的伊犁河谷中,但①位于河谷的底部,③地位于河谷东部的迎风坡,降水量多。第2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区域深居亚欧内陆,降水少,以荒地为主,在一些降水稍多的山地,分布着一些草地,只在绿洲、河流沿岸分布少量的耕地。] 考向2 青藏地区
3.(2015·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学习资料精品资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