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某镇场地平整及道路施工方案-典尚设计-三维动画效果图
场平及道路施工方案 第 13 页 共 32 页
4.2.2.3.3作业条件
4.2.2.3.3.1填方土料依据就近原则,选择连砂石或现场挖出的粘土。
4.2.2.3.3.2施工前应作好场平标高控制点及相应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
4.2.2.4夯实:
4.2.2.4.1采用挖掘机及装载机进行回填,压路机压实。回填时分层分段回填。使用压路机碾压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400 mm,每层碾压3遍,逐层进行碾压,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之后,方允许进行下一层回填。
4.2.2.4.2回填前应将基底垃圾、耕植土等清理干净。回填土或连砂石前,应检验回填土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满足要求;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凉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4.2.2.4.3回填土每层至少碾压三遍,碾压时搭接宽度不应大于三分之一碾压宽度。
4.2.2.4.4分段夯填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是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m。
4.2.2.4.5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五、质量控制措施:
场平及道路施工方案 第 14 页 共 32 页
5.1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碾压不够遍数,甚至漏碾、基底有有机杂物或清理不干净,造成的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各项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2回填土夯实不密:应在碾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以夯实。
5.3施工过程中,对定位标准桩、标准水准点,填运土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5.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并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防止超挖或铺填过厚现象的发生。 六、安全措施:
6.1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6.2土方施工时,经常检查边壁土质稳固情况,发现有裂缝、疏松要随时采取加固措施。
6.3参加施工的操作人员,要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在操作中坚守工作岗位,严禁酒后操作。
6.4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取得操作证或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操作,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非本机械操作人员,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内。
6.5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安全装置已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
场平及道路施工方案 第 15 页 共 32 页
6.6机械设备按时进行保养,当发现有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有关部门应停止使用。
6.7机械进入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
6.8机械施工时,要特别注意高压电线,谨慎操作,防止出现触电事故。
6.9施工现场必须采用TN—S系统,符合一机、一闸、一箱、一漏要求。配电箱必须有门、上锁,露天有防雨措施。
6.10 现场临时用电每周进行一次检查,做好维修记录。 6.11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安全标志和警示牌,不得擅自拆动,需要拆动的,需经工地施工负责人同意。
6.12施工现场的洞、坑、沟、升降口等危险处,应有防护设施及明显标志。
6.13遇有恶劣气候,影响施工安全时,禁止进行室外作业。 6.14由于此工程环境及条件的特殊性,在道路及场平施工过程中,前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及安全隐患,对此做以下处理:
6.14.1为了满足附近村民的正常生活和劳作,道路挖掘过程中在中心道路中间位置挖设一条横向连接的道路,供村民通行。
6.14.2在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段设置警戒线和安全标识牌,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并对便道入口处的天然气管道每日进行巡查,并作好巡查记录。场地内地下天然气管道应事先做出保护方案。
场平及道路施工方案 第 16 页 共 32 页
6.14.3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古墓,坑道等,应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并停止施工,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待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施工。
6.15雨期施工注意事项:
土方开挖与回填应避开在雨天施工,为避免雨天的损失,应按下列措施进行:
6.15.1在道路开挖时,应在开挖的道路两旁每50米处设置Φ1500、深度不小于1000的集水井;集水井内的水用潜水泵排入原场地内的水渠。
6.15.2道路开挖时,应按定额规定的放坡系数进行放坡。 6.15.3道路土方开挖后,应堆弃在开挖边线1.5米以外,同时在土坡上部设置截流水沟;排入原场地内的水渠。
6.15.4每天上班前,由项目安全员、施工员、技术员对施工现场的土体进行检查,发现土体有开裂、滑移、沉陷等现象应及时阻止施工人员进场施工,并上报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会同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研究处理方案,排除安全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对每次的检查应书面记录、留存。
6.15.6施工期间,应设置专人巡视现场安全,发现隐患应立即疏散人员,排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七、标化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7.1标化文明环保要求
7.1.1标化文明施工管理目标:按《国家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