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讲义第10讲-功和功率学生版(知识点、例题、答案与解析)
初二春季讲义 功和功率
学生姓名: 上课时间:
中考解决方案模块课程 第三阶段·最值(代数类)·教师版 Page 1 of 15
功和功率
知识点睛
知识点1.功
1.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计算公式:W?Fs,功的单位:J(焦耳) 4.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物体没有移动,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如小孩搬大石头搬不动. B.由于惯性保持物体的运动,虽有通过的距离,但没有力对物体做功.如冰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
C.当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如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
甲、乙图是力做功的实例,丙、丁图是力不做功的实例
5.功的原理
(1)实验证明: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人们使用机械的目
的,一是为了省力,二是为了省距离,三是为了操作方便——改变力的方向,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这个结论叫做功的原理.
(2)功的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任何机械都适用,但必须
满足物体是匀速运动的.这个原理平时可通俗地解释为;利用机械使物体匀速运动时,动力做的功等于克服阻力做的功.
(3)利用功的原理推导杠杆平衡条件.如图,设动力为F1,动力臂为L1;阻力为F2,阻力臂为
L2.在力作用下,杠杆由AB位置匀速转到CD位置,则杠杆的A端在F1作用下下降了h1,
第10讲·功和功率·学生版
Page 2 of 15
动力做功W1?F1?L1;B端克服阻力F2的作用升高了h2,克服阻力做功W2?F2?L2,由于功的原理 W1?W2即F1?h1?F2?h2 注意到ΔOCM:ΔODN,有
h1L1F1h2L2???. .由此可得h2L2F2h1L1例题精讲
【例1】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例2】 以下几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有( )
A.人用力提杠铃,没有提起来 B.沿着斜面把汽油桶推上车厢
C.用力提着水桶水平移动2米,水桶离地面高度不变 D.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二米
【例3】 在举重比赛时,一运动员在第一阶段把150kg的杠铃很快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停留
3s。下列关于运动员对杠铃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他在第一阶段内没做功 B.他在第二阶段内没做功 C.他在两个阶段内都没做功 D.他在两个阶段内都做了功
【例4】 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以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
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
A、0.3 J B、3 J C、30 J D、300 J
第10讲·功和功率·学生版 Page 3 of 15
【例5】 如图所示,有一重为100N的小球在桌面上滚动了10cm后在空
中沿弧线飞行了1.5m后落到地面上,桌高lm。在球的整个运动过程中,重力做了 J的功。
【例6】 如图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2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3m,
在这个过程中( ) A.拉力F做了150J的功 B.拉力F做了300J的功 C.重力做了600J的功 D.重力做了1200J的功
【例7】 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沿水平方向拉木箱,使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不同的水平地面上
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C.两次做功一样多
【例8】 物体A在水平拉力F=20N的作用下,第一次加速运动了10m,第二次匀速运动了10m,第三次减速
运动了10m,在三次不同的运动情况中比较拉力F对物体做的功( ) A.第一次最多 B.第二次最多 C.三次一样多 D.第三次最多
【例9】 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5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在10s内匀速前进了20m,则在此
过程中( )
A、推力做了1000J的功 B、推力的做了200J的功 C、重力做了100J的功 D、摩擦力为50N
【例10】 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
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F1>F2 ,W1>W2
B.F1=F2 ,W1>W2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
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
C. F1=F2 ,W1<W2 D.F1<F2 ,W1<W2
第10讲·功和功率·学生版 Page 4 of 1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