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巩固第八十二篇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 2 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 3 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④,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聿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⑤,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 6 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⑦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释】①修之未此:指欧阳修被贬滁州,来到西南的丰山。②斯泉:这泉水,指欧阳修来到滁州,在丰山上发现的一泉水。③掇:摘取。④刻露清秀:秋冬树叶尽落,山石突兀,故说“刻露”;春夏百花开放,草木茂盛,故说“清秀”。⑤丰成:丰收成熟。⑥本:推求,指文章前半部分描绘的滁州从五代时的战乱到北宋统治的和平的变迁。⑦刺史:宋时的知州相当于汉唐时的刺史,故用为代称。
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①仰而望山______ ②俯而听泉______ ③幽芳______
本文中写出的丰乐亭附近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分别用了哪些具体词语?
作者在《醉翁亭记》文中抒写的政治理想,在这篇《丰乐亭记》中曾作为一种职责加以提出,找出这一句,略加分析。
【答案】: 【解析】:
第23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序 李白 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征,为苍生而一起。常与支公游赏,贵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尔。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归汉东,使我心痗。夫汉东之国,圣人所出,神农之后,季梁为大贤。尔来寂寂,无一物可纪。有唐中兴,始生紫阳先生。先生六十而隐化,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即惠休上人与江、鲍往复,各一时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亲遂行,流涕惜别。今圣朝已舍季布,当征贾生。开颜洗目,一见白日。冀相视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注释】①江夏:今武昌一带。倩公:随州名僧贞倩。汉东:今随州。此序中李白高度赞美古代圣贤谢安与名僧支循(支公)的交游,又极力称颂鲍照、江淹与名僧惠休的交往,以衬托自己与
13 / 19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倩公交游的非同寻常。②起:(谢安)应(桓公)征召出山。③忝:辱没。④痗:忧伤。⑤紫阳先生:云游随州的道教大师紫阳道人。⑥隐化:委婉语,指死。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仆与倩公一面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B、季梁为大贤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C、始生紫阳先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D、以写别意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
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李白与情公深厚情谊的一项是( )①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②言归汉东,使我心痗。③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④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⑤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⑥思亲遂行,流涕惜别。⑦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⑦ C、②⑤⑥⑦ D、③④⑤⑥
【答案】: 【解析】:
14 / 19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第24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词对表达中心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作者描写雪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案】:
15 / 19
最新教育资料精选
【解析】:
第25题【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16 / 1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