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B
D [根据题图所示,A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物有O2、ATP和[H],其中ATP和[H]可以参与B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是ATP的水解过程,不需要O2的直接参与,A、B项正确;A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能量的来源是光能,C中的能量来源是细胞呼吸中的有机物分解释放的一部分能量,C项正确;呼吸作用C过程葡萄糖中的化学能只有少部分转移到ATP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52分)
9.(12分)(2019·惠州二调)某铁线莲的根及根茎可作为中药入药。为提高药材产量,探讨不同遮荫处理对铁线莲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中对其叶绿素、根茎生物量、比叶面积等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表。请参照下表回答下列问题:(比叶面积是指叶片单面面积与其干重之比, 比叶面积越小,说明单位质量叶面积越小)
遮光比例(%) 0 30 50 70 90 叶绿素a/b 4.99 4.84 4.72 4.54 4.28 叶绿素(a+b)(mg/g) 2.17 2.34 2.33 2.45 2.95 根及根茎生物量(g) 3.3 4.23 3.83 2.86 1.79 比叶面积(cm/g) 136 153 170 201 210 2(1)叶绿体中色素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素分离实验中色素带中最宽的色素带颜色为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提高铁线莲药材产量的重要措施是遮光比例为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试归纳总结铁线莲能适应较弱的光照条件的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吸收、传递光能,并把光能转换为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各种色素中叶绿素a含量最多,色素分离实验中得到的色素带最宽,颜色为蓝绿色。(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遮光比例为30%时,根及根茎生物量最高,因此提高铁线莲药材产量的重要措施是遮光比例为30%。(3)据表中数据可知,当遮光比例增加时,叶绿素a/b值降低,但总叶绿素[或叶绿素(a+b)]含量增加,且比叶面积增加,使叶的总光合面积增加,从而加强对弱光的利用,适应弱光环境。
答案:(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2分)(1)吸收、传递、转换光能 蓝绿色 (2)30% (3)通过增加比叶面积(增加叶的总光合面积/增加单位质量叶面积)、增加总叶绿素[或叶绿素(a+b)]和增加叶绿素b含量及降低叶绿素a/b值,从而加强对弱光的利用,适应弱光环境(6分)
10.(14分)(2019·淄博一模)阅读下列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 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把小球藻分成2组,研究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实验结果
见下表:
组号 Ⅰ Ⅱ 物质 H2O和CO2 H2O和CO2 1818气体 O2 18O2 材料2 景天科植物有一种很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出CO2用于光合作用。
材料3 在甘蔗、玉米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固定CO2的最初产物是含4个碳的草酰乙酸,然后转化为苹果酸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释放CO2(简称C4途径),再进行卡尔文循环(C3途径)。C4途径起到CO2泵的作用,提高了C4植物利用CO2的能力。
(1)材料1~3,研究元素去向都用到的技术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1的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
18
O2进入线粒体一段时间后,线粒体内含
18
O的化合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2中,景天科植物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葡萄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孔开闭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推测景天科植物的原始生活环境条件可能是________。
(4)材料3中,C4植物首先将CO2固定形成________,然后释放CO2。在炎热干旱的夏季,C4植物的优势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每空2分,共14分)(1)同位素标记(示踪)法
(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来自水 水、二氧化碳、丙酮酸
(3)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无法为暗反应提供ATP、[H] 炎热干旱 (4)草酰乙酸 C4植物利用CO2的能力强,光合效率高(或能利用较低浓度CO2)
11.(12分)(2019·河南名校联考)如图表示在低温条件下处理甲、乙两个品种的小麦秧苗时,小麦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低温处理后,甲、乙两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均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低温条件下叶绿素部分分解,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个小麦品种,________更适合在北方种植,冬季光合速率降低除了叶绿素含量较少外,还可能有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4)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每空2分,共12分)(1)低温抑制了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所需酶的活性 (2)叶绿素能吸收转化光能,进一步可为暗反应提供ATP (3)乙 光照强度较低、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降低等(合理即可) (4)Mg元素 光照(顺序可颠倒,合理即可)
12.(14分)(2019·安徽毛坦厂中学模拟)某种植物的茎叶均为紫色,为探究叶片中是否含有叶绿素,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兴趣小组甲用纸层析法进行色素的分离、鉴定。色素分离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出现________色的色素带,说明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
(2)兴趣小组乙先将同一生长状况的本品种植株均分为两组,分别培养在完全培养液和只缺镁的培养液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两周后,再将两种条件下的植株分别移入两个密闭玻璃容器内,置于室外(晴天)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密闭容器中一天的CO2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Ⅰ组 Ⅱ组
①________组是在缺镁条件下培养的植株,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这两组植株来说,B1、B2两个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又称为________。在这一天内,B1
对应的时刻________(填“等于”“早于”或“晚于”)B2对应的时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Ⅰ组中A1和B1两点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Ⅱ组中A2和B2两点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四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Ⅱ组是在缺镁条件下培养的植株,叶绿素含量少,光合速率低。Ⅰ组是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的植株,叶绿素含量高、光合速率高。合成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Ⅰ组比Ⅱ组需要的光照弱。
答案:(每空2分,共14分)(1)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蓝绿色和黄绿 (2)①Ⅱ 光照较强的时间段内,Ⅱ组的光合速率明显小于Ⅰ组的光合速率(或光照时间段内,Ⅱ组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幅度远小于Ⅰ组的或24小时后,Ⅱ组的二氧化碳浓度远高于Ⅰ组的,合理即可) ②光补偿点 晚于 随时间推移光照强度逐渐减弱,Ⅰ组含有较多的叶绿素,对光的吸收、转化能力远大于Ⅱ组(合理即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