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愚蠢更可怕的是甘于愚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比愚蠢更可怕的是甘于愚蠢
作者:羽戈 王文炎
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6年第03期
关于愚蠢,朋霍费尔(二十世纪杰出的德国神学家)指出:“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而不是一种理智上的缺陷。”有些人智力低下,却非蠢人,有些人智力高超,却是蠢人。看来,朋霍费尔对愚蠢的定义,不同于流俗,他笔下的愚蠢,与智力无关。
他还强调:“愚蠢是养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如何养成,有两种情形,“人们把自己养成蠢人,或者允许别人把自己弄成蠢人”。这两种,用我的说法,都属于“甘于愚蠢”。由此正可修订朋霍费尔的论断,称“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还是有些歧义,确切讲:甘于愚蠢,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
我们需要注意,如狄马所云:“一切没有选择的行为,在道德上都是没有价值的。你表扬一个太监守贞操,就像在我们的时代你表扬一个下岗工人勤俭节约、农民衣着朴素一样没有意义。”有些人,生在一个封闭如牢笼的环境,其中只有一种话语,只有一种思想,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条道路通往未来,他们并无选择,只能愚蠢。对此,称之为“道德上的缺陷”,毋宁是苛责。
16岁的少年英格玛·伯格曼,曾在德国魏玛为希特勒欢呼、敬礼、泪如泉涌,他的哥哥则在家乡成立了瑞典纳粹党,他的牧师父亲投票支持。对纳粹的狂热信仰持续了十余年,当人们终于不再怀疑纳粹对数百万犹太人的大屠杀,他还在为希特勒辩护,认为这是反纳粹的恶毒宣传。许多年后,他突然想通了为什么他和家人会那样拥戴希特勒:“我们从来没听过自由这个词,从来没尝过自由的滋味。在一个权威体系里面,所有的门,都是关着的。”
朋霍费尔与伯格曼属于同时代人,不过,在那个年代,他们的政治立场恰恰相反,一个反纳粹,一个信纳粹。直至朋霍费尔被纳粹处死之时,伯格曼都是纳粹的忠实拥趸。倘根据朋霍费尔对愚蠢的定义,伯格曼毫无疑问属于蠢人,不管他是自己养成,还是被他人养成。 我们可以谈一些甘于愚蠢的故事。老家的方奶奶,与我奶奶是数十年的街坊。她有个外号叫“乌鸦”,那是因为她平时说话不中听。奶奶说,这个外号,源自“大跃进”时期。当时她们都在食堂工作,奶奶识字最多,每天负责给大家读报。有一次读到一地农村亩产红薯56万斤、大豆1万斤、油菜6000斤等,方奶奶当场大骂:放屁!从此开始质疑“大跃进”,并四处推销她的预测:大跃进之后,必有大饥荒,大家赶紧存粮。可惜,非但无人听信,反而都骂她乌鸦嘴,“乌鸦”的外号,由此叫开来。仅过两年,便印证了方奶奶的判断与预见。在此,除了方奶奶,其他人,包括我奶奶,都属于朋霍费尔所言的“允许别人把自己弄成蠢人”,他们甘于愚蠢,正是一种道德上的缺陷,因为他们本来可以听从方奶奶的忠告,选择反抗愚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