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培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
(2)图2中甲、乙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3)图3中表示乙的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 k B 1 . c o m
【解析】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甲有剩余,说明甲为饱和溶液,升温后甲中的剩余物质全部溶解,由于甲、乙溶解的溶质质量相等,溶剂质量相等,故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由2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100 g水中的溶解情况可以看出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故可以确定甲的溶解度曲线为M,乙的溶解度曲线为N,在P点两条曲线相交,表示此温度下,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答案:(1)甲 (2)相等(或甲=乙)
(3)N 3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9.(10分)(2012·日照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25℃时,将25 g甲固体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w W w .x K b 1.c o M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向100 g 35℃的水中加入45 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2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 g,即100 g水中最多溶解30 g,则50 g水中最多溶解15 g,所得溶液质量为15 g+50 g=65 g。(2)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3)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具体步骤是:溶解,加热浓缩制成饱和溶液,再降温,析出晶体后过滤。(4)将
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丙的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没有晶体析出,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5)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开始发现甲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说明开始时甲物质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冷却后溶液温度降低,溶解度变小,析出晶体。
答案:(1)65 (2)加入甲物质(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水) (3)adcb (4)不变 (5)甲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方法归纳】
结晶法分两种方法,四种情况。两种方法是降温结晶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和蒸发溶剂法,四种情况与两种方法的关系是:
(1)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如将KNO3从其水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2)将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如海水晒盐),一般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如KNO3中混有NaCl),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分离。
(4)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中混有少量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如NaCl中混有少量KNO3),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