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选修)
D. EA可能等于EB,φA与φB一定不等 考点: 电场线;电势;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 分析: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强弱,电场线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的.
解答: 解: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强弱,该处仅仅一条电场线,所以不能判断出AB
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关系;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是降低,所以φA>φB.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点评: 电场线虽然不存在,但可形象来描述电场的分布.当正电荷沿着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场力做正功,则电势能减少,所以电势在减少.当负电荷沿着电场线方向移动时,电场力做负功,则电势能增加,而电势仍减小. 4.(3分)(2013秋?响水县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场强度E的定义式E=只适用匀强电场
B. 由电场强度E的定义式E=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E与试探电荷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C. 公式E=
可以计算点电荷在空间r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
D. 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k大小
考点: 电场强度.
中,k
是点电荷Q1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2处的场强
分析: 电场强度E的定义式E=适用于任何电场,采用比值法定义,E与F、q无关;公式E=
是点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的计算式,根据这个公式来理解库仑定律.
解答: 解:A、电场强度E的定义式E=采用比值法定义,适用任何电场.故A错误. B、电场强度E的定义式E=采用比值法定义,具有比值法定义的共性,E反映电场本身的性质,与试探电荷无关,不能说电场强度E与试探电荷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故B错误. C、公式E=确.
中Q是场源电荷,可以计算点电荷Q在空间r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故C正
D、根据C项分析可知: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k
中,可将Q2看成场源电荷,Q1看成试
探电荷,则k
是点电荷Q2产生的电场在点电荷Q1处的场强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关键要正确有关场强的两个公式的适用条件,公式中各个量的准确含义.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k
5.(3分)(2013秋?响水县校级期中)关于公式φ=
中,将一个电荷看成试探电荷,另一个电荷即可看成试探电荷.
,可知(
)
A. 放在某点的电荷量q越大,该点的电势越小
B. 将电场中某点处正电荷q换成负电荷﹣q,则该处的电势正负也将变化
C.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电荷的正负及电荷量的大小无关,与该点是否有电荷有关 D. 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点电荷不同,电势能也不同,但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保持不变 考点: 电势.
分析: 电势反映电场能的性质,沿场强方向,电势降低,电势类似于重力场中的高度,具有相对性,与放入其中的试探电荷无关.
解答: 解:A、电势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由电场本身决定,与放入其中的试探电荷无关,故AB错误;
C、电势反映电场能的性质,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该点是否有电荷无关.故C错误;
D、公式φ=,反应了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点电荷不同,电势能也不同,但电势能与电荷量的
比值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势的定义,知道电势反映电场能的性质,具有相对性,与放入其中的试探电荷无关.属于基础题目. 6.(3分)(2013春?湖北校级期末)如图为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所产生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图中C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N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D为中垂线上的一点,电场线的分布关于MN左右对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中垂线D点电势小于C点电势 B. 这两点电荷一定是等量异种电荷 C. D、C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等
D. 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电场强度小 考点: 电场线;电势能.
分析: 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或者无穷远出发出,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为止. 根据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判断电势的高低.
在两等量异号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中间点电场强度最大,也可以从电场线的疏密判断场强的大小.
解答: 解:A、根据电场线的特点,从正电荷出发到负电荷终止可以判断,A、B是两个等量异种电荷.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对中垂线上的场强进行合成,知中垂线上每点的电场方向都水平向右,中垂线和电场线垂直,所以中垂线为等势线,所以C点的电势等于D点的电势.故A错误,B正确;
C、在两等量异号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中间点电场强度最大,也可以从电场线的疏密判断,所以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电场强度大,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 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及等势面的分布要求我们能熟练掌握,并要注意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是降低的,同时注意等量异号电荷形成电场的对称性.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住电场线的特点,即可解决本题. 7.(3分)(2013秋?响水县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15cm,bc=10cm,当将A与B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时,电流强度为4A,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的电路中,则电流为( )
A.
4A B.
9A C.
A D.
A
考点: 电阻定律. 专题: 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 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ρ 确定两次电阻值之比,然后根据欧姆定律确定电流之比. 解答: 解:根据电阻定律公式R=,有:
RAB=ρ
…①
RCD=ρ
…②
故==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相同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两次电流之比为4:9,故第二次电流为9A;
故选:B.
点评: 本题关键是先根据电阻定律确定电阻之比,再根据欧姆定律确定电流之比,基础题. 8.(3分)(2012秋?珠海期末)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恒定不变,电灯L恰能正常发光,如果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滑动,则( )
A. 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B. 电灯L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增大 C. 电灯L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减小 D. 电灯L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增大 考点: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专题: 恒定电流专题.
分析: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滑动过程,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由欧姆定律分析总电流的变化和路端电压的变化,来判断电灯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 解: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a端滑动过程,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由欧姆定律得知总电流I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增大;路端电压U=E﹣Ir减小.灯泡L两端的电压等于路端电压,所以电灯L变暗, 故选D
点评: 本题为简单的电路动态分析问题.对于路端电压也可以直接根据路端电压随外电阻增大而增大进行判断. 9.(3分)(2013?贵州学业考试)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线圈,其中心位置处半径r的虚线范围内有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若磁感应强度为B,则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
A.
考点: 磁通量.
2πBR
B. πBr
2
C. 2πRB D. 2πrB?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