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一讲 定积分的数值计算
们通过实验来了解如何估计误差界限以及怎样使误差变小的方法。
数值实验3 使用左求积公式(左和)、右求积公式(右和)、中点求积公式、梯形求积公式近似计算定积分
观察当分割数 ,
依次增加10倍或100倍时误差的变化情况。
在观察过程中,注意各近似值中小数点后有几位相同。继续增大 ,直到我们希望的位数停止变化,我们称之为稳定。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误差不是随机的,而是随 增大按一定规律变化。
Mathematica 程序(ch1-ex3.nb)
实验过程:(1) 改变分割次数的倍数,观察小数点后数字的变化;(2)改变被积函数观察
实验结果
对实验结果的观察,我们能得到如下事实:
(1) 左、右求积公式所致误差具有相反的符号,但在数值上近乎相等。这是因为,函
数
在
上单调增加,左和总是不足近似值,右和总是过剩近似值。
在每个子区间上几乎是一条
而且,因为每个子区间长度很小时,连续函数
直线,那么左和与右和的误差几乎相等。
(2) 中点求积公式与梯形求积公式能产生更好的近似。因为它们较好地消除了左和与
右和所致的不足误差与过剩误差。比如,梯形求积公式所致误差正好是左、右求积公式所致误差的平均值。
(3) 对左求积公式与右求积公式而言,每增加一个小数位的精度, 大约需要增大
10倍,即大约需要增加10倍的工作量。对应地, 增大10倍,使用中点求积公式和梯形求积公式大约能增加两个小数位的精度。因此,矩形求积公式的误差
大约正比于 ,中点求积公式和梯形求积公式大约正比于 中点求积公式和梯形求积公式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一般地,如果某求积公式给出定积分精确值得
的一个近似值
。从这种意义上,
,且存在正数
,使
(非零常数)
那么,称该求积公式是
阶收敛的。特别,当
时,称该求积公式具有线性的收敛速
度;当 或 时,称该求积公式具有超线性的收敛速度。一般认为,一个二阶收敛的求积公式具有快的收敛速度。可以证明矩形求积公式具有线性的收敛速度,中点求积公式和梯形求积公式具有二阶收敛速度。
定理 设
在区间
上具有连续的二阶导数,那么梯形求积公式
是二阶收敛的。其中
证明 在小区间
的直线段
上,梯形求积公式用连接两端点 近似代替该小区间上的曲线弧
。易知
、
称
记
为
的一阶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或线性插值函数。
,称
为插值余项,那么
.
,并可设
. 任取 满足
,作辅助函数
易知 ,
,
反复应用罗尔定理可知,至少存在一点
,那么
,使得
,注意到
.
从而我们得到
,
,
于是
梯形求积公式的绝对误差可用
给出,显然
进一步,由于 在 上连续,记到了梯形求积公式的误差估计式
,那么我们就得
利用这一求积公式,我们得到如下几点认识: (1)当
定的。
时,梯形求积公式的误差
,这说明梯形求积公式是数值稳
(2)梯形求积公式的误差 是 阶的,或者说梯形求积公式是二阶收敛的,这说
明梯形求积公式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3)利用该求积公式我们能确定适当的分割次数
来满足给定的精度要求。
(4)误差依赖被积函数。从该求积公式可以看出,较小的 产生较小的误差,说明
的二阶导数对梯形求积公式的误差有较大的影响。因为 决定曲线的曲率,因此
曲线越歪曲,梯形求积公式的误差越大,曲线越平坦,梯形求积公式的误差越小。这在几何上是非常清晰的,因为梯形求积公式是使用直线段近似代替曲线段,当曲线曲率较小时,在一个小区间上的一段曲线近乎直线。
实验四 辛普森求积公式及应用
细心观察上面的实验,还可以看出梯形求积公式与中点求积公式的误差符号相反,且前者约为后者的两倍。这样,我们就会想到利用这两个公式的加权平均数将得到更小的误差。这一公式称为辛普森求积公式。
下面我们从另一角度来阐述辛普森求积公式。我们知道,矩形公式、中点公式在每个子区间上用常数逼近,梯形公式在每个子区间上用线性函数逼近。如果我们在每个子区间上用二次函数逼近,即用抛物线代替原曲线,就得到辛普森求积公式。
由于二次函数含三个参数,每段要用相邻两个小区间端点的三个函数值,因此要将区间
分成
、
个子区间。在第 段的两个小区间上用三个节点
,那么有
、
作二次插值函数
将各段相加,得到辛普森求积公式
可以证明,如果 有连续的四阶导数,那么辛普森求积公式是四阶收敛的。所以辛普森求积公式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数值实验4 使用梯形求积公式和辛普森求积公式近似计算定积分的精度对照。
Mathematica 程序(ch1-ex4.nb)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观察它们
数值实验5 使用梯形求积公式和辛普森求积公式近似计算定积分割数 增加5倍时误差的变化情况。
Mathematica 程序(ch1-ex5.nb)
实验过程 改变被积函数和积分区间,观察分割次数为2和20,10和100的精度变化 实验结果
,观察当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