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人间真情”中的一首古诗。通过学习本组课文,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与幸福。让学生学着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的是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写出了祖国山河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篇深情寄托在动态的自然景物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交融在一起,含而不漏却余味无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写生字,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在看画面,想画面,角色体验中,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发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精品,入选教材的诗更是精中取精,品诗、赏诗是诗教学中的重点。
难点: 诗中“烟花三月”的美,李白送别时间的长是学生学习此诗中的难点,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送别情境,想象李白在送别孟浩
然的情景,让学生体会李白送别时间的长,朋友间无限依恋的情怀。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李白的古诗。 一、感悟诗人、读懂诗题
同学们从刚才这三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情感丰富的李白,李白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广交朋友的诗人,著名诗人孟浩然、王维、杜甫、贺知章、王昌龄都是李白的挚友。今天我们再跟随李白的诗句感受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深厚情谊。 (板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温故旧知中获得新的知识,由于同学们在以往的学习中对李白的了解都很肤浅,以上设计让同学们在背古诗中感受李白的情感世界:李白不仅爱游山玩水,他还是一个思念家乡、有情有义的大诗人,为后面的品悟诗情增加语言积累。】 2.个性读题
(1)这首诗题目很长,共有十个字、五个词。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词重要就着重读哪个词,试着读一读吧。 (2)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
(3)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自已再读一读题目。
(4)同学们,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了吗?
【设计意图:这首诗的题目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诗中讲了一件什么事,因此我让学生从读题入手了解诗的大意,这样为诗文的学习奠定
了基础。】
二、自主初读,感知诗韵
1、课件出示古诗,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3、借助字典和注释,并仔细观察插图,理解并交流古诗的大概意思。 【设计意图: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学习古诗首先要学会断句,准确掌握句子中的停顿,这对理解诗句的意思和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大有帮助。】 三、细读文本,品悟诗情
师:古诗一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如果你能把文字读成画面,那就了不起了。自己轻声读读第一首,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预设一:烟花三月——赏一幅风景
1.烟花三月——阳春三月,杨柳花开,风一吹,远远看去,白蒙蒙的,如烟如雾。因而古代有一句话“柳絮如烟”。(点明了送别的时间。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桑叶肥,青杏小,菜花香,微风送红雨,碧波扬白帆。这是古代诗人结伴同游的季节。)
烟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时节。我们来想象一下烟花三月的长江两岸是什么样子的?(生汇报)可见三月的长江两岸景色非常美丽,记得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忆江南》一词中是这样描绘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示诗句生读)
孟浩然去的是什么地方?(生汇报:扬州)你了解唐代扬州吗?(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